至于當前的好處嘛,自然是體部那邊可以對國際足聯狠狠敲詐一番,不過將其形容為“交易”更貼切一點。
吳杰希望體部能從國際足聯身上再多敲來一兩個理事會委員席位,這意味著中國將來在國際足聯的重要事件上投票權會大為增加。
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原本位面的韓國為什么能在世界杯干出天怒人怨的事情?
那不光是臉皮和錢就能辦到的事情,當時韓國人在國際足聯的勢力也要比日本強得多。
他倒不是想學韓國人,而是要學德國人有能力在賽前更換掉對自己不利的主裁判,否則類似今年的事情就算將來不再那么離譜,但終究還要扮演吃虧的角色。
此外還要敲來更多針對發展中國家發展足球提供的資金,他們確實需要這些錢去培訓梯隊、教練、裁判、官員和隊醫,以及建設體育設施等等。
如果不是目前的中國足壇實在沒有人有資格去競選國際足聯主席,這個才是他真正想要的東西。
當然了,這事要想做成太難了,他必須像當初貝利憑借個人影響力幫阿維蘭熱當選國際足聯主席一樣,才有機會讓中國人競選國際足聯族系。
但問題是中國足壇首先要有一個像阿維蘭熱般受世界尊敬的體育人物,而這個就真是不容易做到了,搞不好要將來他自己參選才有機會,可這又是他不太情愿的選擇。
吳杰在接受完新華社的采訪后,還有一個央視的訪問,以及不少國際媒體的采訪。
這場央視的訪問被他安排在了八一隊的訓練館里,甚至還把幾家國際媒體約到了一塊,美其名曰借助采訪的間隙,正好與魯達這位老友見面敘敘舊。
還有,他在世界杯登頂之后,突然想打一場籃球了。
央視當然不會拒絕他的要求,那些國際媒體則是欣喜都來不及,因為這等于一次性采訪到了兩個神一樣的人物,甚至還能見到吳杰和魯達的跨界籃球比賽,這簡直是從天上掉下來一個大餡餅!
“你不要過來啊!”
魯達心里才不情愿吳杰跑過來打籃球,他當然知道吳杰的“傳奇計劃”,這場央視的訪問就是將來轉職的鋪墊之一。
但作為工具人,他再不情愿也只能配合吳杰一塊演出。
魯達現在的名氣,自然是遠遠無法與吳杰相比。
原本位面喬丹能在體育界有不遜色貝利和馬拉多納的地位,那是借助了美國媒體,以及NBA的影響力。
魯達實際上已經取得了不遜色原本位面喬丹的成就,他在籃球領域的個人統治力也絲毫不遜色吳杰之余足球,此外率領男籃奪得世錦賽和奧運會冠軍的意義,同樣不亞于吳杰率國足奪得世界杯冠軍。
但問題是中國媒體的影響力太小,中國籃球聯賽的影響力遠不如NBA,最關鍵的還是籃球的影響力遠不如足球,這就讓已經在籃壇封神的魯達遠不如吳杰的名氣大。
當然這也是相對而言了,實際上魯達的名字早就在全球人盡皆知,哪怕是那些對于籃球并不是很了解的人,現在也至少知道籃球領域的第一人是個中國人,一提起“魯達”的名字也都知道這是誰。
“別賣乖了,我來打籃球,實際上是在成全你!”
八一隊的訓練館里,吳杰與魯達見面擁抱后的第一句話,就是讓這個家伙不要得了便宜還賣乖,他這么做最大的受益人絕對是魯達,因為這等于拉來全世界的足球迷來成全魯達。
PS:我知道看這本書的書友,大多不喜歡看籃球,所以這部分不會寫的太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