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你搞就搞吧,但為什么要限制球員出國踢球的年齡?
這個出國踢球的限制,最終在體部和足協內部的一片抗議聲中,還是不得不將年齡降到了24歲。
但這種規定在大多數人眼里依然是多此一舉,因為他們今后再想舉辦“中國球員購物節”就難了啊!
這可不光是晚賣五六年的事情,還要考慮他們在歐洲踢球賺到的錢,同樣比國內多了成百上千倍。
需知道這些球員的薪水,他們也能分走一半。
王元麟和鄭國宏這種天才,五年下來薪水至少有上百萬美金了。
中國隊這么多旅歐球員都算上,那可真不是一筆小數目。
所以限制球員出國年齡的規定,真是一個操蛋的規定!
但盡管遭到了眾多反對聲音,吳正松還是拍板把這個新規定立了下來。
他現在也有這個力排眾議的資格,世界杯后正式升任二哥的吳正松,現在負責的是帶隊與國際足聯商討在中國進行的首屆女足世界杯,目前暫定的時間是1989年夏天。
但兩邊談的真是女足世界杯嗎?
吳杰知道當然不是了,光一個女足世界杯還用不到二哥親自帶隊去談。
再說了,一個女足世界杯也談不了數千萬美元的補助。
還有,舉辦世界杯還要補助的事情,本身聽起來就很離譜好嘛。
“足球世界杯”可不是“奧運會”,后者大概率是賠錢生意,足球世界杯卻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但中國方面高舉著女拳旗幟,第一次討論中便斥責國際足聯作為國際足球的領導組織,絕不能這么沒有戰略眼光——女子能頂半邊天聽過沒有?不知道同一項目的女子運動,往往比相應的男子運動更受歡迎嗎?女足世界杯或許會有一些商業風險,但國際足聯不能只顧短期經濟利益,一定要有長遠的眼光,否則怎么引領全世界的足球向前發展?
當然了,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經濟上確實難以負擔舉辦世界杯的高額開支。
他們當然愿意為世界女子足球的發展做出貢獻和犧牲,但也要國際足聯能提供一筆援助資金才行。
國際足聯的人在第一次談判后就傻了,他們來北京的名義就是希望在中國舉辦第一屆女子世界杯。
原以為這件事本身就是交易了,因為這是一筆穩賺不賠,還能收獲極大名聲的好事。
但萬萬沒想到這種好事竟被中國人完全當成了訛詐的幌子,這幫混蛋的胃口居然大到了真是只將女子世界杯當做借口的地步。
但他們對借口的理解,完全與中國方面不一樣啊!
中國體部的獅子大開口,根本就是**裸的訛詐!
但面對要一副吃人模樣的兔子,他們卻不敢拍案離去,因為中國體部不知道是有意還是無意的透露了一個信息——他們準備在同一家酒店里邀請各國足協商討成立一個新國際足聯。
當然了,這事還沒有正式展開,邀請也沒有正式發出,只是消息走漏了而已。
但只要舉辦第一屆女子世界杯的事情談不妥,最遲無法在02年前舉辦一屆男足世界杯,那么新國際足聯的事情就要開始進行了,中國方面也不會放棄以自身在世界杯上遭遇的不公來對國際足聯發起攻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