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職業選手的最低要求便是穩定命中十環,而一流選手的要求是每一槍都要打十環以上,因為你的對手全都是穩定十環的怪物,勝負根本不是看誰打中更多的十環,而是看誰少打了幾次十環。
這種壓力對于絕頂高手來說也太難了,特別是決賽環節會使用更苛刻的靶紙,選手間的競爭壓力還要成倍增加,因為這時光是穩定命中十環已經不再是勝負關鍵,每一槍更接近十環的中心才是勝負的關鍵。
但即便是以十環為滿環的資格賽,這兩個據說是夫妻的中國選手,表現也太不思議了吧?
各個步槍項目要到第二個比賽日才會出金,但這兩人第一天就打破了好幾個射姿的世界紀錄,這就想不讓人關注都難了。
李振岳首先在“50米步槍站姿”的兩輪資格賽上打出了396環的成績,他的40次射擊里有36次命中了十環,只有4次失誤命中了9環,如果這真的能算失誤的話。
當然了,這種資格賽的世界紀錄不提也罷,因為每屆大賽的射擊次數,還有輪次總在變化,實在沒什么參考價值。
但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射擊速度快得驚人,每發50秒的射擊時間,他每一次都能準確的在10秒時完成擊發。
這個射擊速度在50米步槍項目上屬于絕對的速度流,但真正的高手幾乎沒有人用速度流,因為擊發速度太快很難保證穩定性。
然而李振岳的每一次擊發都幾乎是十環的滿分成績,這就真的是怪物級別的穩定行了。
先前說過一流選手的要求雖然是每發都得打10環以上,但再穩定的選手也不可能真的百分之百命中靶心,肯定會有八環、九環的失誤成績。
所以往常40次擊發的資格賽上,各國名將最多就是390環左右的成績,395環以上的表現還從來沒在正式比賽里出現過,那真的要在狀態+運氣雙重爆種下才有可能。
但要是將鏡頭給到李振岳的靶紙上,甚至能見到他半數命中的位置都貼到了十環的中心點。
這要是按照決賽10.9環的賽制,那么他有一半的射擊都可以取得10.6環以上的成績,至少十幾槍可以拿到10.9環的滿分,這種穩定行簡直讓人懷疑他是不是開了?
如果只是一個項目如此強勢的話,大家也只會認為中國在射擊領域又出了一個天才,這真是見怪不怪了!
但真正離譜的是李振岳在兩輪“跪射”的資格賽上,依然打出了397環的成績,速度同樣是裝了定時般的十秒一發。
最后在“臥射”上,他更是打出了398環的非人類表現。
這可好嘛,感情人家站著打是最不準的姿勢。
最準的是趴著打,這不是一個老銀幣嗎?
還有,這種26歲才出道的天才,是不是太詭異了些?
“射擊”可不是一兩年就能練到大成的項目,一個有天賦又不超過25歲的成年人,至少需要一年的專業訓練,才能進入穩定打中9環以上的狀態。
但別以為還能繼續提升,想要進階到穩定10環的成績,那即便有天賦的好苗子也要從小下苦工才能做到。
如果想在大賽上取得名次,那拼的就是天賦了,這時努力的作用只能維持下限了。
問題是李振岳這個年紀的超級選手,按理說早該闖出名堂才是,怎么會這么大了才第一次參加大賽?
還有,這個人身上怎么總有一種凜冽的寒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