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這種天才不要說全國,即便是湖南省內就至少能拎出來十幾個來。
何志同便已經要放棄這條路了,今年夏天湖南省的青少年乒乓球選拔賽中,他最終只獲得了16強的成績,也就是說在16進8的淘汰賽上就被淘汰了。
最悲劇的是把他淘汰的那位選手,同樣在下一輪就被淘汰了。
這是個什么概念呢?
何志同這個湘潭市青少年組前三的天才,放在省里不過是前16位的水平,放在全國那就妥妥的跌出前一百位了。
但這還只是14-16歲的青少年組,如果算上比他小兩三歲,以及比他大兩三歲的那一批,真的是想進入市隊都很困難,省隊根本就是可望不可及的存在,國家隊怕是在夢里都無法觸及了。
“真是……殘酷啊!”
吳杰看到何志同的經歷后,心里都忍不住哆嗦了一下,不知道這算不算也是一種內卷?
但這種情況已經不止乒乓球一家了,現在中國體育的強盛背后,各項運動都是如此殘酷,比如足球的淘汰率就一點都不遜色乒乓球。
現在一個市隊數一數二的天才少年,不要說進入國青隊這個層次,哪怕進入省青隊都多半要泯然眾矣,難以立足。
他的足球學校每次招生,便都能看到來自全國各地的天才少年,他們剛來報道時都是那么的神采飛揚,躊躇滿志,一心夢想著將來能效仿那些征戰歐洲的前輩,一樣去征服歐洲,然后進入國家隊征戰世界杯,成為光榮的世界冠軍一份子。
這是當下所有中國青少年足球運動員的夢想,只是夢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
這些來自全國各地的天才少年,往往幾天后就只剩下幾個人變得更加意氣風發,其余大部分都變得垂頭喪氣,甚至一蹶不振,基本在第一階段就被勸回家去了。
這很殘忍,但卻是現實。
一百萬人里選出來的天才,放到一千萬人里選出來的天才,那還是天才嗎?
如果是一億人里選出來的天才呢?
這就是現實,天才與天才之間的差距,往往就是會遠遠超出各自的想象,而這種現實在體育領域又會格外的殘酷。
12月中旬,第二個加入天才軍團的叫尹燕姿,這是一個來自遼寧的小姑娘,1974年出生,比何志同要小一歲。
吳杰見到這個小姑娘的資料后,第一眼的印象就是“太漂亮了”,那是一種真正的驚艷感!
這種驚艷對他來說很少見,因為他見過的美女實在太多了,包括他這些伙伴也都有免費的整容Buff,加入一年半載后都會慢慢變成高顏值的小哥哥和小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