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杰躲起來是對的,其實大佬們很好說服,他可以直截了當的坦白:我不僅要參加奧運會籃球項目,足球世界杯也不會放棄,一句話:我全都要!
這個表態足以讓大佬們滿意了,因為大佬們都是日理萬機,實際上連打牌的時間也沒多少,那些俱樂部比賽本就不會看,除了世界杯一場都不會錯過外,即便亞洲杯和歐冠賽事,他們也只會看看半決賽和決賽。
所以吳杰只要繼續踢世界杯就行了,否則大佬們看起比賽也沒什么激情,誰讓他們只認吳杰這個外星人呢。
這種情況很容易理解,原本位面當喬丹、科比、詹姆斯退役時,必然會伴隨著一批球迷對NBA失去興趣。
最離譜的是你能把多少球迷一塊帶走,很大程度上可以分辨你的歷史地位。
吳杰就深有體會,他看NBA時正好趕上姚明、科比的巔峰時代,所以姚明一退,老大一走,他就對NBA興趣大減了,最后的“跪族事件”則讓他徹底遠離了NBA。
他的“決定2”問世后,就產生了很大的偶像隨從效應,很多死忠粉頓時覺得沒有外星人的綠茵場,好像一下支就沒有了吸引力。
但誰也沒想到當外星人再次出現時,居然已經成為了籃球運動員?
“快快,誰有八一隊的資料?”
“可惡,籃球規則怎么這么復雜?”
“該死,哪里能看到中國的籃球聯賽?”
“那個,誰能告訴我,我們的外星人籃球水平到底如何?”
“混蛋,我們的神怎么才值一百塊?”
“……”
吳杰的粉絲在追隨偶像方面也體現的很積極,當確定了吳杰加入的真是一支籃球隊后,大家先花了幾天時間將自己的世界觀不斷崩塌重建,然后就開始打聽起怎么才能看到吳杰的籃球首秀了。
但老實說,除了國內的體育迷,國外粉絲想看吳杰在八一隊的比賽,基本是不可能了,就連錄像也很難搞到,因為他這個賽季不會打太多國內的聯賽。
明年就是奧運會了,今年大球類項目沒什么世界大賽,就連洲際賽事也很少,不過年底的奧運男籃資格賽,倒是有機會見到吳杰身披中國男籃的球衣亮相。
今年國際籃聯和奧組委一塊對奧運男籃的選拔賽進行了修改,主要是將選拔流程分為“直接晉級”和“落選賽晉級”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指的是在各大洲進行的資格賽,每個大洲都會根據整體實力分到一兩個直接出線的名額,比如亞洲的資格賽就有一個直接晉級名額。
這幾年亞洲的籃球實力被中國男籃憑一己之力強行拉了上去,如果不是韓國作為東道主自動晉級的話,這次很可能會有兩個直接晉級的名額,但現在只有拿到冠軍才能直接晉級明年的漢城奧運會男籃項目。
第二階段依然是根據各大洲籃球水準的不同,屆時會有數量不一的名額進入“全球落選賽”階段,等于五大洲在先前資格賽上名次靠前的球隊齊聚一堂,再次競爭剩下的晉級名額。
中國男籃肯定不會考慮“落選賽”的事情,他們必須要拿到這個亞洲唯一的直接晉級資格。
這會亞洲資格賽的比賽時間還沒確定,但肯定會在11月-12月份開打,所以男籃在9月初就要進行集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