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不是沒有隊伍能挑戰八一男籃的地位,只可惜在魯達的帶領下,所有的挑戰只會迎來失敗這一個結果。
“小馬,別練了!”
魯達這時專門喊了一聲馬冬龍,吳杰也看向了這個中國男籃的新巨人。
這時他有點尷尬,因為他總會忘記馬冬龍也是自己人!
這也是當初給馬冬龍設計的性格太過低調老實了,以至于這個大個子面對自己人時也總是沉默不語,而在其他人眼里儼然一個全天候的自閉怪。
當然了,只要與馬冬龍相處一段時間,就會知道這個裸足身高達到2.16米的內線巨人,只是天生性格內向,但他在籃球上的勤奮自律,還有生活里的低調謙虛,就連陳浩南都自愧不如。
“隊長,我還差一組低位投籃,馬上就來!”
馬冬龍說出這句話時,剛剛在身后訓練師的貼身防守下,用一串扎實的低位腳步,完成了一次雖然不夠飄逸,但整個動作極為標準的低位轉身投籃,投出的籃球劃出一道幾乎無法被封蓋的弧線落入了籃筐。
“漂亮!”
吳杰忍不住拍了拍手,馬冬龍雖然才18歲,但技術手段已經十分全面,不僅有精準穩定的中距離面框投籃,他的低位轉身投籃,以及低位轉身突破,這時都具備了一定火候,甚至能用出不如魯達優雅華麗,但極為實用的簡化版夢幻腳步。
這時結合他那恐怖的身高和臂展,不要說讓當年的穆鐵柱來防,就算讓上海時期的姚明來防也無可奈何。
“現在就算我去防,如果不用力量壓制他,面對絕對的高度優勢也沒什么辦法,他的技術動作實在太扎實了。”
魯達也在旁邊嘀咕了一句,現在馬冬龍還沒有完全停止生長,但就這個高度也足以讓大部分內線只能靠力量去應付了。
此時的馬冬龍弱點只有對抗不足這一條,這么高體重卻只有100公斤,儼然一個高高的晾衣桿。
這也讓目前的馬冬龍遇到高度差距不大,但對抗強悍的內線時,就只能飄在外面投籃或策應了。
所幸他在高位策應上也有些東西,畢竟是自己人嘛,光是夢境訓練里的海量經驗,就足以練出優秀的策應能力了。
“我怎么感覺像大號的鄧肯呢?”
吳杰早就看馬冬龍不對勁了,他一開始是想弄個進攻更好的穆托姆博出來。
但后來還是低估了夢境訓練的作用,馬冬龍哪怕在技術上的天賦不算頂尖,但勤奮的練習+海量的實戰經驗,完全能彌補天賦上的不足了。
現在的馬冬龍更像是鄧肯、史密茨、穆托姆博的結合體,只要身體完全成熟后將對抗能力提上來,他甚至具備一個人對抗夢之隊內線的能力。
這時吳杰有些后悔,他該去北京隊才對嘛!
現在八一隊已經這么強了,他的加入未免有些多余。
幸好他的合同只有一年,等打完亞洲資格賽后,他先回八一隊混個冠軍,明年就卷鋪蓋跑回北京,然后與袁飛虎和劉敬東組成北方三巨頭,淦死八一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