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這些行業并不適合華為的股權模式,但創造掌握的財富卻只多不少。
這就不得不讓吳杰為難起來了,因為照這樣發展下去,他們幾個將來肯定會比原本位面人人喊打的那兩家體型更大啊!
當然了,現在就操心這個問題還早了些。
9月1日,八一男籃入選集訓的6名球員乘坐剛剛引進的A310飛往了海埂訓練基地,準備在這里進行為期兩個月的集訓。
吳杰坐上飛機后與韓立、魯達一樣激動。
韓立自然是為坐飛機而激動,他則是對只用半天時間就能抵達云南而激動!
如果幾年后,國內航線和飛機數量升上來,那時困擾國內體育聯賽的“路程問題”就有機會得到解決了。
魯達則是激動于黑山集團接下了“運十項目”的研制計劃,這事自然是靠濟南軍區的背書才能完成,但不管怎么說,他有機會讓這個位面的國產大飛機提前許多年問世了。
這時的魯達雖然坐的是A310,但心里已經憧憬著自家的大飛機翱翔藍天時的畫面了。
但兩人激動的都是未來,眼下在國內坐飛機可不是隨隨便便的事情。
這時即便是經濟發達的上海,普通老百姓也沒辦法買機票,必須出具單位介紹信,乘機人還必須是縣團級及以上的冒號,如此才能買到一張稀有的機票。
這次前往海埂集訓的各省隊員,只有八一隊因為吳杰和魯達的特殊關系,才有資格乘坐飛機前往,其它人都是坐火車花三天時間才能趕到。
這也是八一隊能最晚啟程,但卻最先抵達的原因,科技()是真的能改變生活啊!
云南海埂體育訓練基地,這時已經是全國唯一涵蓋九成以上訓練項目的綜合訓練基地,也是目前體部全力打造的集訓練、科研、教育、服務為一身的世界級綜合訓練基地。
吳杰知道這是因為體部沒有錢再打造第二個了,未來十年這里都將是大部分運動隊集訓的場所。
八一隊最先抵達海埂,吳杰等人又等了兩天后,其它入選的隊員才陸續抵達。
這時的中國男籃已經完成了新老交替,就連集訓的陣容都十分年輕,基本是一半的中生代,三成后起之秀,兩成老將的合理配比。
但有個尷尬的問題需要馬上解決,這些隊員抵達后發現不知道該如何稱呼吳杰和魯達了。
這兩人分別在國足和男籃時,那可都是“老大”的稱呼,特別上一代球員大都離開國家隊后,這兩年已經沒人敢直呼其名了。
但是看著隔壁的國足隊員跑過來一口一個老大,男籃隊員們只能看看魯達,再看看吳杰,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最后還是魯達主動讓馬冬龍稱呼自己為“隊長”,然后自己朝吳杰喊了句老吳!
這下問題終于解決了,魯達自然有資格喊老吳,他們可不敢這么稱呼,這時再看到馬冬龍朝著吳杰喊了“老大”,他們自然知道該怎么稱呼兩人了。
但“老大”雖然喊了出來,很多人心里對吳杰并不是很服氣,只是懾于他那突破天際的名氣,還有大權在握的老父親,才必須這么低聲下氣。
吳杰自然知道這些人心里不是很服氣,這種情況最好的解決辦法除了告訴大家“我爹馬上就升正的了”,其次就是用行動去證明自己不是靠外力才入選的集訓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