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與“ET之家”這個已經形成品牌,全球注冊人數破百萬的超級后援會相比,那還是小巫見大巫了。
這些媒體很清楚吳杰人還未到時,吉隆坡就有上千名“ET之家”的成員先行抵達了。
再看看那些平時極少報道籃球的媒體巨頭,魯達這個籃壇第一人的影響力還是相形見絀啊!
中國男籃自然不會被全球矚目帶來的壓力影響,大家其實很享受這種被人用放大鏡關注的氛圍,畢竟全隊上下大都是年輕人嘛,這會吳杰和魯達都快成老將了,現在這些關注都會轉化成年輕人們的表現**。
這次中國男籃被分到了B組,同組的五支球隊分別是澳大利亞、伊朗、菲律賓、沙特、日本。
這個分組對于中國隊很不友好,相較之下A組的實力要低上許多。
但真正抗議的自然不是中國隊,日本媒體在分組出爐后就向韓國全力開炮了,雙方的口水戰這會已經不知道打過多少輪。
此外奧組委將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都劃入亞洲賽區的做法,也引來了不少亞洲國家的抗議,就連韓國都表達過反對。
中國隊這邊還是毫無反應,因為他們根本不在乎對手是誰,就算把美國隊和蘇聯隊一塊拉來這支B組也無所謂,他們反而會舉手贊成。
這是因為中國男籃在最新一期的全球籃球排名中掉到了世界第二,美國隊終于在世錦賽后反超了他們。
但這種反超在中國看來勝之不武,美國男籃完全是靠著更多的國際比賽才完成的超越。
這和原本位面的競技游戲不看勝率和數據,完全靠場次累計上分是一個道理。
魯達就很不服氣,中國男籃在亞洲能打的比賽不多,每年能獲得的積分自然也不多。
美國男籃卻利用與南美洲離得近的優勢,兩個美洲加起來的大賽明顯比亞洲更多,這才能在丟掉奧運會和世錦賽后,利用更多的洲際比賽獲得積分超越了中國。
現在中國男籃不管對手強弱,大家只想有更多可以獲得積分的比賽可打。
這次的資格賽就有積分可拿,他們的第一場比賽在11月6號,對手是眼神不太好的日本隊。
中國隊VS日本隊?
所有人看到對陣雙方的名字,就已經猜到了結果,連日本人自己也不例外。
#######
比賽當天,吉隆坡的天氣著實不怎么樣,下午三點就昏暗下來,天空中布滿了一塊塊墨水般的烏云,但那股潮濕的泥土氣味倒是很舒服,吳杰反而有種心曠神怡的感覺。
中國男籃入住的酒店外,哪怕是這幅暴風雨即將來臨的景象,依然早早布滿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新聞媒體。
但沒想到中國男籃乘坐大巴準備出發時卻發生了意外,當時一個住在高層的商人在自己的房間上演了信仰之躍,居然把樓下一個BBC的記者給砸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