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杰的回答不止讓韓立一臉呆滯,旁邊幾個隊友也直接無語了。
中國男籃抵達比賽場館后,先集體前往了賽前發布會。
今天來到現場的記者數量已經不像是一場亞洲區的奧運資格賽,哪怕是奧運會的男籃決賽也就這個規模了。
中國男籃的球員半數都是上屆奧運會后才登上舞臺的新人,這時見到還未入場就已圍滿長槍短炮的大場面,終于有些露怯了。
但他們不是對即將開始的比賽緊張,而是對這種閃瞎狗眼的媒體陣仗,還有全球矚目的采訪環節而緊張。
幸好,他們身邊有兩個根本不會讓隊友搶到鏡頭的老大,所以這種緊張還是太年輕了啊!
“魯,你有沒有聽過龜兔賽跑的故事?這是我剛聽到的一個中國寓言。”
美國媒體在中國男籃的首場比賽前,當然不會放過用美國男籃積分反超的事挑釁一番,《紐約時報》的記者先上去找揍了。
魯達正對這事不爽呢,聞言冷哼一聲,回懟道:“數量可以繁衍,但質量只能蛻變,我認為數量不應該試圖去跟質量攀比,否則只會自取其辱!”
他當然知道《紐約時報》的記者是在拿美國男籃積分第一的最新排名來惡心他,但要說“惡心人”這種事,貌似美國還從未在他的身上占到過便宜。
“吳,我們對你當初的‘決定’依舊有種不真實的感覺。此刻見到你身穿中國男籃的球衣后,這種不真實感更強烈了!”《世界足球》雜志的記者代表的是歐洲媒體,他神情頗為復雜的說道,“我想知道,此刻身穿籃球隊服的外星人,感覺如何?”
“你變得越真實,世界就變得越不真實。”吳杰先打趣了一番,然后才回答道,“此刻讓我感觸最深是心態,因為對我來說,這是一個新的故事,一個新的開始,當然還有一個新的我。所以不瞞你說,現在的我仿佛重新回到了18歲,重新回到了第一次身披國家隊球衣的時刻,那是一種顫栗般的激動,這種感覺已經很久沒出現過了!”
“這聽起來很美妙,我還想問一個所有球迷都感興趣的問題,今天你會出場比賽嗎?”
“作為一個菜鳥,這也是我想知道的問題。”
吳杰笑了笑,一筆將這個問題帶了過去。
但這不是搪塞,因為他確實不知道自己能否首發?
他現在展現出來的水平比韓立還差了一些,錢澄海是否會讓他首發很難確認,甚至韓立能否首發都猶未可知。
這時吳杰忍不住看了錢澄海一眼,臉上的意思已經十分明顯了。
但這位畢竟是世界級的名教頭,錢澄海在中國籃壇的地位甚至比李鳳樓在足壇都高,特別是這幾年帶領中國男籃橫掃世界后,吳杰不能像對待當初的蘇永舜一樣隨意越俎代庖,畢竟魯達都一直很尊敬對方。
那么……
吳杰又轉頭看了領隊一眼,此時眼神里透露出的意思更明顯了:“那個誰,我爸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