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冬龍還差兩個月才滿18歲,這時2.17米的身高已經是完美的中鋒身材,但恐怖的是他還能再長幾公分。
日本隊見到這個中國的新一代內線巨人后,終于想起了馬冬龍雖然在國家隊里是打替補,但他在U19可是有只手遮天的統治力,一年前的世青賽連美國和蘇聯都被這個小巨人錘爆了。
這時從NBA來的球探們也提起了精神,馬冬龍的身高并不算無解,全世界有這個高度,甚至比他更高的中鋒,實際上有不少。
但這個高度下還有超強的機動性,身體協調性和平衡性也堪稱一流,關鍵還有一雙2.36米的恐怖臂展,這就完全不一樣了,整個一禁區大魔王!
日本球員仰頭見到馬冬龍時,全都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這一刻他們終于明白差距有多大了,中國隊就連替補球員都不是他們可以抗衡的存在。
世界各地的觀眾也察覺到這不像是國家隊級別的比賽,別的不說,就看看兩隊內線的對比吧。
現在中國隊的兩個替補內線,一個是2.17米的馬冬龍,另一個是2.16米的潘東青,這是一套雙塔陣容。
但是日本隊這邊呢,他們的主力中鋒和大前鋒都已經兩犯下場,此時替補一個2.01米,一個1.98米,最蛋疼的是這兩人的體重都和吳杰差不多。
“我要是能再上場,可以去打一下中鋒位置,這倆弱雞搞不好連我都扛不動。”
吳杰見到反差這樣強烈的畫面,同樣忍不住吐槽起來。
魯達這邊懶得把目光再轉移到場上,他把主要用來裝飾的護具都脫了下來。
這顯然是不打算再上去了,他也知道錢澄海不會再讓他和吳杰上場。
但是一陣驚呼聲還是讓魯達看了過去,可看到的畫面已經是正在籃下搖起手指的馬冬龍了。
這個動作惹得現場觀眾一片歡呼,剛才馬冬龍面對突進來的日本后衛,甚至都沒怎么跳便拍到了今天的第一只蒼蠅。
“這兩個臭小子!”
錢澄海哼了一聲,他當然看得出日本后衛能突進來,完全是韓立在放水。
但這樣的放水倒不至于真的發火,韓立雖然有意讓對方突到內線,但也一直在旁邊跟著,實際上就算馬冬龍不在籃下,韓立也有很大機會完成蓋帽。
此外也是這場比賽打得太離譜,日本隊開場6分鐘還沒得上一分,這時給個面子也未嘗不可,畢竟正處于兩國友好階段嘛。
但是中國球員絲毫沒有這樣的覺悟,一連幾個回合過去后,除了讓日本隊又挨了一蒼蠅拍,出現一次失誤外,他們記分牌上的數字還是一個尷尬的“0”。
一直打到上半場第8分鐘,當日本球員仰頭看著第三次朝自己搖起手指的馬冬龍后,終于有人精神崩潰,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這一幕被場邊的攝影師精準捕捉,賽后一張仿佛螻蟻正跪在神明腳下膜拜,又像是731部隊的戰犯正跪在中國人面前懺悔的照片,徹底讓馬冬龍一戰成名了。
當然了,就算沒有這張照片,馬冬龍的“搖手指”也在籃球界小有名氣,就是今天搖的有點太勤快。
日本隊這邊已經不能用崩潰來形容,當第四次被馬冬龍把球直接扇到觀眾席后,日本隊的三個外線再也不敢往里突破了,甚至連靠近都不敢,哪怕中國隊的外線放水也是一樣。
日本隊的外線不敢突,內線同樣不敢打,這讓被打慫的小鬼子們只能在外線投籃。
老實說,他們的投籃還算認真,但就是怎么投都不進,即便是幾次有出手機會的投籃,最后同樣砸筐而出。
最后連裁判都看不下去了,有心想要送日本隊到罰球線拿上兩分。
但在實施的時候出了問題,中國隊上半場打到現在只有4次犯規,距離目前“半場8次犯規才開始罰球”的次數還有一半呢。
日本隊也實在不爭氣,就算犯規次數還沒到,他們只要往籃下多突幾次,裁判要想給兩個罰球總能找到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