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違例!”
“他們用籃板傳球,違例了!”
“……”
現場的澳大利亞球員更是大喊起來,大聲示意中國隊這球犯規了。
這倒不是澳大利亞人輸不起,fiba籃球確實禁止用籃板傳球,只不過衡量傳球還是投籃的界限掌握在裁判手上,特別是像這種已經無人防守的情況,裁判一般不會吹罰犯規,頂多讓吳杰多一次投籃不中的數據。
再說了,如果真把這樣的精彩進球吹掉了,關鍵吹得還是吳杰,賽后很容易收到刀片。
所以只猶豫了一下,主裁判便果斷做出了進球有效的手勢。
很快,他就發現自己沒做錯,因為進球有效的手勢一出,現場球迷的歡呼聲更強烈了!
當然了,澳大利亞隊的球員還在向裁判抗議,大聲投訴這是一次違例進球。
但結果反被主裁判嚴厲警告,險些吃到一次技術犯規。
各國電視臺對澳大利亞人的抗議毫不關心,大家都在回放剛才的抓帽和扣籃,
這兩個畫面的視覺沖擊力都很強,可惜張繼先的長處不是扣籃,所以更讓人震撼的還是馬冬龍那記抓帽。
“我們看到澳大利亞球員正在投訴這一球是違例,也許這能讓他們忘記剛剛被空中摘橘子的尷尬。”
“中國隊的這次空中接力讓人嘆為觀止,但我認為更讓人興奮的是剛才的空中攔截,這個世界居然有人能從身后把對方中鋒的投籃抓住,他簡直是個怪物!”
“這真是個令人興奮的大個子,全世界身高七尺的球員不少,但像他這樣有著罕見的爆發力和身體條件,特別是還有一雙奇長臂展的中鋒,我想只有去nba才有機會找到了。”
“……”
馬冬龍的抓帽看上去確實很震撼,但更震撼的還是將兩個精彩鏡頭連接起來,因為這時能產生雙倍的快樂。
但對于澳大利亞球員來說正好相反,他們的士氣只這一個回合就險些被打散了。
中國隊卻不準備放過這個乘勝追擊的機會,馬冬龍回到防守端死死纏在郎利身邊,直接用出了大殺器“死亡纏繞”,這是打算連觸球的機會都不給了。
澳大利亞球員本想讓郎利再打一次,可這次吳杰不再留出傳球空當,魯達也隨時準備回到籃下參與防守,最蛋疼的是郎利完全擠不動馬冬龍,反而被逐漸推了出去。
別看兩人的身高體重差不多,但馬冬龍得益于自己寬闊的骨架,還有出色的體脂率,不僅看起來比郎利更強壯,力量上也有一定優勢,特別是他會利用自己這身硬骨頭進行身體對抗。
郎利對此深有感觸,他每次與馬冬龍進行身體對抗時,都會感覺撞擊的部位像是被人用鐵棒懟了一下,那種疼痛不是來自肌肉,而是深入到了骨髓里。
這導致他根本站不住位置,齜牙咧嘴的被馬冬龍逼離禁區,看起來就像一個十足的大軟蛋。
澳大利亞隊眼看進攻時間過半也沒有傳球機會,只能從其它進攻點尋求機會了。
這時安德魯·蓋茨通過隊友的掩護準備繞出來接球,但澳大利亞人明顯低估了吳杰的防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