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群卻不得不動了,這不是心理素質不如對方,而是繼續憋下去會進入山城宏擅長的節奏,他只有先動手才能避免落入對方擅長的節奏里去。
但隨著棋盤之上的形式越發混亂,王群的落子節奏開始出現問題,不再像先前那般游刃有余了。
中國棋手這時已經察覺出王群有些吃力,這種對局的輸贏往往就是看誰先失誤,山城宏明顯更擅長這種節奏。
王群倒沒有出現失誤,但還是在第95著出現了緩手。
圍棋里的“緩手”,指的是沒有走到要害之處,并非是指下錯了。
然而高手過招,何止是一步三算。
如果走了一步于大局無益的閑棋,那無疑于給了對方占據上風的機會。
山城宏立刻察覺到了對手的失誤,思索片刻后開始向王群的左上陣營發起沖擊,打算趁對方一著不慎的機會占據主動。
王群這之后處處被動,一時想不出妙手,又不敢弄險,只能被動防守,期待局勢有變。
但在落于下風后,他明顯更難處理整個局面,盡管依舊沒有重大失誤,還是被同樣穩定的山城宏不停擴張著實力。
兩人下到130手后,王群的黑子頹勢已經很明顯了。
他也知道自己正被對方用水磨工夫瓦解,如果再這樣被動下去,他連反擊的資本都要被磨光了。
王群想了半天,不敢再拖下去,只能孤注一擲地向中央發起強攻,進行殊死一搏!
但山城宏的防守做得滴水不漏,160手后反而乘機斬殺了黑棋大龍。
“艸,上高地了!”
吳杰終于抽空看了這場比賽,當然又是半天才過來瞄一眼,然而這一眼就看到了王群高地被推的慘劇!
圍棋里的“大龍”是指十幾枚以上互相連接的棋子,這些棋子要死就一起死,要活一起活,所以被稱為一條大龍。
吳杰有更粗暴的個人理解,他覺得讓別人屠了大龍,就等于被人推了高地,再想贏基本是不可能了。
當然圍棋里并非沒有大龍被屠后翻盤的對弈,但那些都是一方主動棄子,因為圍棋的輸贏不是以死棋多少計算,而是看最后雙方誰圍的空間大計算勝負。
所以即使吃掉對方一個大龍,但要是失去了其它地域的爭奪,最后搞不好是得不償失。
然而王群這條三十余子的大龍可不是主動放棄,這是真的被對方抓住機會,利用步步蠶食的進攻,最終把優勢一點點轉變為了勝勢。
王群又堅持了幾十手棋,然而山城宏滴水不漏,最終迫使王群只能投子認負。
這一刻場邊的日本棋手們終于露出勝券在握的表情,現場和電視前的日本觀眾也徹底放聲歡呼起來!
“7:4!”
這個數字不單意味著大比分領先,更是代表了中國棋手只剩下兩人可以上場了,現在他們在人數上是5:2的絕對優勢。
這時再看看中國隊僅剩的兩人,其中有一個還是不滿16歲的孩子。
他也許是個天才,但是15歲的天才,棋力又能高到哪去呢?
所以在日本人眼里,這時已經是5V1的穩勝之局了,他們不相信聶衛平還能再復制一次五連斬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