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來到屏峰行禮對坐后,這局對弈的時間剛好走到了上午十點整。
大平修三做了個請的姿勢,紀修文先回了一禮,隨即伸出二指夾起一枚黑子。
這個動作意味著他猜單數,大平修三當即撈起一把白棋撒在棋盤上。
兩人放眼看去,棋盤上的白棋一共18枚,正是雙數!
大平修三心里一喜,他更擅長執黑,今天若能猜到黑子,他自負有六成勝算,看來運氣在了他這邊。
紀修文對于執黑執白,其實并不怎么在意,甚至在與ai進行了大量對局后,他執白反正更強一分。
“請!”
紀修文把黑色棋笥推給大平修三,拿到后者推來的白色棋笥后,又再行了一禮。
雙方完成賽前準備后,一塊向裁判示意可以開始了。
裁判這時把計時器打開,上面顯示著兩人的自由時間,以及暫停次數。
大平修三執黑先行,今天他有自己的策略,不與紀修文爭寸土之地,而是放眼于全局。
但具體實施當然不能被人輕易看破,他要先做好一個四爭之局的大模樣,看似處處搶奪實地,實際上取的是勢,若是對方四處攻防,最終就算得了一些實地,還是免不了人地皆失的結局。
大平修三既然有這個打算,自然是二十多手便走成了大模樣的格局。
日本棋手看到這里頗為激動,這種堂堂正正的大爭之陣,可戰可圍,可進可退,一股王者之氣在短短二十余手中,便自棋盤之上升起了。
中國棋手看到這里反而不那么擔心了,因為這種大模樣需要精確的計算和宏偉的構思,可這些偏偏都是紀修文這個小怪物的特長。
馬曉春更是直搖頭,他可知道紀修文具備20手以上的精確計算能力,甚至有可能算到三十手后。
注意,這里指的是精確度,深度、廣度兼備的計算,如果不顧排除這些硬算的話,馬曉春甚至能算到一百步以后。
但這么玩沒有意義,只會在數十手之后發現先前的計算存在誤算,直接敗北!
紀修文卻可以做到局部處處精確的同時,整體布局也足夠宏偉精妙,這兩者的協調能力就連最擅長計算的馬曉春都自嘆不如。
大平修三又是個快60歲的老頭了,這個年紀居然想與紀修文拼布局和計算,中國棋手覺得應該是日方沒有紀修文的對局資料,根本不了解這個怪胎的可怕所致。
他們沒猜錯,現在的中國由于新聞業不夠發達,棋手們內戰時都不容易搜集對方的資料,更別提日本人過來搜集一個剛加入國家隊的新人資料了。
所以對于紀修文,日本圍棋隊是兩眼抹黑,一無所知!
大平修三這個戰法,其實就是根據紀修文的年齡而設,他覺得這個年紀棋才再高,大局觀也肯定不如他。
然而紀修文在第16、18著下出的白子,就像兩把刀子一樣插在了黑棋的要害上。
大平修三見到這兩手妙著,差點被噎得咳嗽起來,因為這兩枚白子完全打亂了他的部署,想要吃掉卻難度極大,但不吃又會如鯁在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