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沒人想到中國隊其實還藏了一手,這屆奧運會他們可不打算再穿西裝入場,而是打算穿漢服入場!
這是由沈浪和魯達提出,吳杰大加贊同的倡議。
體部自然是沒考慮過這個問題,為此在內部討論了好幾個月,中間甚至驚動了其它部門,反正是經過了不少波折,不知道開會討論了多少次,才最終被確定下來。
吳杰對于那些反對意見很不理解,因為奧運會的入場儀式上,一直以來都有大量身穿自己民族的傳統服飾的國家,其中不少還是歐美的發達國家。
但為什么中國人想要穿自己的漢服時,內部就總會有各式各樣的反對意見呢?難道穿漢服很丟人嗎?
吳杰就偏要去嘗試一下,反正背后支持他的都是真正的大佬,實在逼急了他不介意用一下會被屏蔽的方法。
幸好那幫人沒有真的不開眼,最終“身穿漢服入場”的決定被定了下來,而服裝的制作自然交給了優衣庫來進行。
吳杰當然不會只給代表團弄上一兩件制式的漢服就算交代了,他們這次高達四百多人的運動員規模,每一個隊伍都會根據各自項目的特點,尤其是所屬運動員的身材,甚至一些巨星的自身特點,量身定制各不相同的朝代風格。
比如跳水隊和體操隊這類身材嬌小的女運動員,肯定是采用宋制或明制那種小家碧玉,偏可愛風的漢服款式。
但像男足和女足這種身材更像正常人的運動,肯定就是魏晉南北朝更為飄逸干練的服飾。
女籃姑娘們則適合端莊大氣,雍容華貴的唐制漢服。
吳杰所在的男籃自然是身穿錦繡華麗,打架最帥氣的飛魚服了。
…………
他其實知道這些所謂的漢服,并非真正的制式,嚴格來說更像是戲服,或者說是“經現代藝術加工”后的偽漢服。
但問題是把真正的漢服原樣不動搬出來,每一件都要有古書和古跡來考據,這樣真的是更好的選擇嗎?
吳杰覺得真這么做才是沙比呢,不管什么衣服首先是要穿的舒服,但更多的時候“穿得好看”還要排在前面,那些拿著古書給人科普挑刺的人,怕是腦袋上都有坑。
所以這次中國代表團穿著的漢服并不講究真實考據,只要能符合各個朝代的風格,只要能有其精髓,那便是一件好漢服了。
中國代表團在完成了自己出場環節的彩排后就離開了,但那首悲愴磅礴的《英雄的足跡》卻讓不少人寢食難安。
其實也不用謎語人了,除了南棒沒誰會有那么多聯想。
那么以棒子幾乎沒有,或干脆就是負數的道德標準來看,吳杰用屁股都能想到他們一定會搞小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