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國男籃明顯是與美國隊杠上了,不僅吊打對手的過程更加無情,就連精彩程度也在年輕球員旺盛的表現欲下,越來越突出個人表現。
這時很多人才明白過來,為什么魯達和吳杰打得那么沉悶?
這只能說他們已經過了秀操作的時期,現在除非遇到真正強大的對手,否則已經沒有前幾年那種強烈的表現欲了。
這時另外一個細節自然也被發現了,那就是中國男籃一直到下半場快結束時,居然都沒有主動請求一次暫停。
這不是明擺著要與美國隊唱對臺戲嗎?
現場的媒體自然都興奮起來,這可是一個值得大肆炒作的新聞熱點啊!
最終比分是126:56,今天中國男籃不僅在進攻端展現出了完美的團隊配合,能夠打出這種懸殊比分與他們防守端的統治力也分不開關系。
這使得美國媒體開始頭疼了,中國隊在埃及身上打出更多的凈勝分只是表象,這其中蘊含的意義才讓他們感到焦慮。
這些人其實都明白,美國隊在進攻上比中國隊只強不弱,就像剛才對陣西班牙隊表現的那樣,這球NBA球星在進攻端只憑借強大的個人能力就能輕松得分了。
但問題是進攻端可以全靠個人能力,可在防守端只靠單打獨斗還不夠。
這也從西班牙防不住美國隊的進攻,但卻能拿到不少分數看得出來,中國隊在這方面明顯要強得多。
這時不免讓人再往下細想一番,如果美國隊與進攻端差距不大的中國隊遇上了,那時這些球星無法再憑借個人能力解決一切問題,但中國球員卻能利用團隊配合上的優勢在攻防兩端都更有效率,屆時美國男籃會不會又重蹈覆轍呢?
這就是美國人一直擔憂的問題,強隊打弱隊根本看不出太多東西,但強強對話卻能驗出真成色。
中國男籃對于FIBA規則的熟悉程度,還有團隊配合上的加成,很可能會抵消美國隊那略勝一籌的綜合實力。
這么一想,他們等于要在籃球場上又打一次……,但這次雙方在裝備上的差距可沒有多少啊!
“我們注意到你們整場比賽都沒叫暫停,請問這是不是與美國隊針鋒相對?”
賽后的發布會上,一位美國記者提出了大家都想詢問的問題。
“美國男籃是一個強大的競爭對手,但在本屆奧運會上分,我們最大的對手是蘇聯隊!”
魯達今天繼續摸魚一般的表現,但就算是這樣也砍下了18分12籃板7助攻4蓋帽3搶斷。
現在比賽結束了,他可不打算再摸魚了,這個回答噎得現場的美國記者差點一口氣上不來。
魯達這番話雖然沒有明說什么,但字里行間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你美國隊還不配我們去針鋒相對,因為我們沒把你們當成最大的對手。
“吳,你也認為蘇聯男籃比美國男籃更加強大嗎?”
這時一位滿臉寫著開心的蘇聯記者把問題轉向了吳杰,心里別提多希望中國球員再嘲諷美國人幾句了。
“這要看什么規則!”
吳杰當然要含蓄一點,他說完以后,蘇聯記者馬上就表示自己問的是在fiba規則下。
“如果是fiba規則下,我相信我們能擊敗美國男籃!”
吳杰這話讓現場的美國記者很憤怒,馬上就有人追問:如果是在NBA規則下呢?
“如果是在NBA規則下,那還能打一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