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支南斯拉夫隊一直打得就是FIBA體系,球隊的戰術打法是從小就開始培養,化學反應自然趨于滿值,這會球隊的健康也沒什么問題,所以系統才會給出這樣亮眼的能力值。
但如果把他們打散,單獨放到NBA去,那恐怕連彼得洛維奇都有可能跌到90以下了!
這兩支球隊相比之下,中國隊顯然是強在三個核心。
南斯拉夫的實力則更為均衡,還有個能力突出的彼得洛維奇可以隨時充當核心。
比賽開始前,剛剛名震歐洲的迪瓦茨看著比自己還高的馬冬龍,心中有謹慎,但更多的還是將其踩在腳下當作踏腳石的想法。
他的狂妄要比郎利更有資本,作為一個年僅二十歲就隨隊橫掃歐洲的年輕中鋒,他有狗皮膏藥般黏上就揭不下來的貼身防守能力,他有扎實的籃下腳步配合穩定的勾手和擦板球,他有出色的卡位和籃板球保護能力,他還能利用高度串聯球隊并傳出致命球。
這樣一個全能中鋒,如果說有什么缺陷的話,那在歐洲還真看不大出來。
但今天在爭球環節,特別是隨后的退防上,迪瓦茨的缺陷一下就暴露出來——他的彈跳,還有速度,比起馬冬龍至少差了一條街。
馬冬龍倒不敢輕視迪瓦茨,這可是單換科比的男人啊,即便排除玩笑成分,迪瓦茨也是名人堂球員,自然不能小覷。
約基奇比這位前輩更為全面,但并不是因為天賦更出色,而是時代的進步迫使他必須掌握這些技術,他其實是站在這些前輩的肩膀上開始打球。
所以見到馬冬龍快速落位到弧頂三分線外,迪瓦茨以這個年代的認知來說,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他要和吳杰做弧頂擋拆配合,當下馬不停蹄的沖往禁區提前占據防守位置。
這個意識已經很到位了,吳杰也確實和馬冬龍做了弧頂擋拆配合,但是兩人拆開以后,吳杰突到一半就把球從身后回敲給了馬冬龍,這是一次經典的不看人傳球。
馬冬龍站在高位便即停住,接到傳球后毫不猶豫,立刻起跳出手,投出了一個遠超這個年代中鋒射程的遠距離中投。
“這么遠就投了?”
“這才進入三分線一步吧?”
“瞧這個高度,瞧這個臂展,他比中國隊原來那個巨人可怕多了!”
“……”
馬冬龍的投籃讓小組內的各支隊伍都感到很棘手,這么一個身高臂長,運動能力出眾,射程還這么遠的中鋒,實在是太難防守了。
迪瓦茨沖到禁區回頭看到馬冬龍居然直接投籃了,心中升起第一個反應是不相信這球能進!
但馬冬龍這記手形優美的五米外中距離投籃,連一點磕碰都沒有遇到,便“唰”的一聲空心墜入了網窩!
這樣一個完美的進球說明馬冬龍絕不是毫無準備的出手,更不是撞大運的進球,他明顯具備遠距離投籃的能力,甚至有可能具備三分投射能力,畢竟他這次出手的位置距離三分線也就一步遠。
南斯拉夫的主教練佩西奇見到這一幕便感覺有些難辦了,這么高的大中鋒居然有這么遠的射程,那要怎么防呢?
馬冬龍進攻端先捅了對手一刀后,轉過身就讓迪瓦茨有些喘不過氣來,因為他的機動性太強了,那雙胳膊也太長了,無論迪瓦茨怎么移動都感覺有個四只手的家伙在籠罩著自己。
但畢竟是九十年代NBA最會傳球的中鋒之一,迪瓦茨不至于連這個功能都被鎖住,只是要以他的進攻能力打破馬冬龍的防守,那就不太可能了,只能在進攻端徹底化身策應型中鋒。
不過比他更郁悶的是拉德加,馬冬龍這會力量還沒有練上來,更多還是利用身高臂展搭配機動性來防守。
但魯達可是正值巔峰的怪物,拉德加唯一有優勢的身高在魯達的超長臂展下也無法占得便宜。
迪瓦茨剛把球傳過來,拉德加就被魯達一路從禁區攆到了三分線,就算急忙把球傳出去了,還是被魯達推土機一樣毫不留情的推了出來。
“過分了吧?這是連站都不讓站了?”
拉德加臉色鐵青,這種連立足之地都不給的防守,簡直是羞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