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因為邁克爾、哈基姆、帕特里克,四年前慘敗于這支中國隊!包括查爾斯、卡爾、約翰,他們都是四年前的美國隊成員。”
“不,那都已經過去四年了,他們都已經在NBA得到了足夠的歷練,而且我們這次還有拉里和埃爾文,我們與四年前那支美國隊不可同日而語了!”
“但是……拉里和埃爾文也敗在過八一隊手上啊?”
“混蛋,那是因為沒有邁克爾、哈基姆、帕特里克……”
“……”
現場和電視前的美國球迷看著已經站在中圈準備爭球的兩支球隊,不知不覺就形成了一個完美閉環。
這時直播畫面切到了不必場上精彩的觀眾席,大家能看到現場從美國而來的球迷依舊遠遠多于從中國而來的球迷,不過棒子觀眾倒是支持中國的多一些,包括從世界而來的中立球迷也是如此,今天有不少人身上穿著的還是吳杰在阿森納的球衣,甚至有不少人穿著他的拜仁球衣。
最無語的是觀眾席上,先是有上百名身穿拜仁球衣的球迷,集體合唱起了《ForeverNumberOne》和《SterndesSüdens》,鋒芒直指遙遙相對的另一團伙。
這時對面看臺上身穿著阿森納球衣的上百人團伙自然不會相讓,他們也針鋒相對的高唱著《Tubthumping》,還有吳杰重新編曲過的《HotStuff》。
這四首歌在全球范圍的傳唱度都是爆表的存在,甚至連很多中國觀眾都會哼上幾句,于是便見到一萬多名現場觀眾在兩個流氓團伙的鼓動下,居然演變成了拜仁與阿森納的隔空對抗!
這不僅讓奧組委有些尷尬,國際籃聯和NBA見狀都是無比的蛋疼,那個該死的足球這也要來搶戲嗎?
終于,裁判的一聲哨響讓尷尬得以暫停,大家總算把目光重新看向了場內。
“觀眾朋友們,今天美國隊的兩名內線都是在NBA籃球聯盟里大名鼎鼎的人物,正在與小馬爭球的就是紐約尼克斯隊的明星中鋒尤因,他入選了上賽季NBA聯賽的第二陣容和最佳防守二隊。另一位奧拉朱旺也不得了,他入選了上賽季NBA聯賽的第一陣容和最佳防守陣容!”
宋世雄剛剛介紹完美國隊的兩名超級中鋒,就見到馬冬龍與尤因在中圈同時跳起,兩人的彈速相差無幾,慢動作回放的話馬冬龍可能要略遜一點點。
但這點差距在馬冬龍接近10厘米的身高優勢,還有那雙2.36米的臂展之下,就沒什么作用了。
吳杰毫無波瀾的收下了隊友搶到的籃球,話說馬冬龍在爭球上好像還沒輸過呢,今天又以19歲的年齡爭贏了身體狀態進入巔峰期的尤因,估計未來十年都不太可能有人在這一環節戰勝他了。
美國隊迅速回防,兩名超級內線的目光都盯在了那個讓他們四年間總是做噩夢的大惡人身上。
魯達的臉上沒有太多情緒波動,他面無表情的跑進低位站住,然后看向差點晃開魔術師的吳杰運球停在了弧頂三分外。
吳杰表示他并不是差點晃開魔術師,并沒有與他交過手的約翰遜放給了他第一步充分發力的空間,如果他剛才堅決變向的話,完全能過掉對方殺入禁區。
但這不是他們事先安排的戰術,況且內線那兩個超級中鋒都有歷史級的補位和封蓋能力,吳杰并不想輕易沖進去硬碰硬。
所以他直接把球交給了落位在罰球線附近的馬冬龍,然后朝著魯達的方向加速跑去。
與此同時,身在側翼的張勇軍也朝著另一側往底線跑去,張繼先則沿著三分線朝美國隊最薄弱的區域橫向移動,這是中國隊十分常規的跑動戰術。
但這種默認放在美國隊的眼里卻如臨大敵,因為吳杰和張勇軍,包括張繼先都是三分神準的后衛,放掉誰都有可能被一發命中。
特別是魯達還原地給吳杰做了一個無球掩護,魔術師那過高的身材本就不善于盯防控衛球員,這時被魯達一擋自然丟失了速度飛快的吳杰。
今天查克老爹安排的是尤因來防守馬冬龍,大夢負責盯防魯達。
當然了,只要魯達進入危險區域,那么尤因的優先項肯定是第一時間去協防。
所以吳杰借助掩護沖進禁區后,大夢不敢放開魯達第一時間換防,尤因卻退后一步收到禁區線邊上,但他不是沖著吳杰而來,同樣是防止魯達有什么動作。
這屬于有PTSD了,馬冬龍見狀隨手一磕便把球傳進了籃下,吳杰則正好來到傳球的落點。
這時他一抬手就可以順勢上籃了,但尤因畢竟是能馴服年輕鯊魚的存在,哪怕慢上一步也足以殺回籃下進行封蓋了,大夢同樣有能力在晚一步的情況下干擾他的上籃,他要是直接出手搞不好就被這兩人拍了蒼蠅。
吳杰自然給了這兩人充分的尊重,他從一開始就沒打算自己原地投籃,接到籃球后先是一個抬手抬頭向上看的假動作,但籃球卻在同一時間從大夢的胯下傳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