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日天和沈浪一前一后都狠狠出了一頓風頭,很難說這里沒有互相攀比的成分。
但馬上要開始的“女子200米蛙泳”決賽,即將出場的張甜馨卻顯得有些緊張,更沒有什么裝13的念頭,因為她目前還沒有一塊個人賽金牌呢。
張甜馨在三天前的“女子400米自由泳”上,只收獲了一枚銅牌,盡管也有一枚“女子100米自由泳接力”的金牌,但那是來自集體項目的榮譽,她還需要一枚真正證明自己的金牌。
老實說,這個想法本身就充滿了凡爾賽,因為一個14歲的運動員能登上奧運會的舞臺,就已經是值得驕傲的榮譽了。
張甜馨甚至已經是奧運會游泳項目上最年輕的金牌得主,即便把范圍擴大到所有奧運比賽項目,也只有體操類項目有過比她更年輕的金牌得主。
她也知道自己這個年紀就算天賦再好,像蝶泳和自由泳這樣更高效,更考驗身體的泳姿,真要奪冠機會也不大。
但是“蛙泳”作為最低效的泳姿,與其它三個泳姿相比,其實更考驗運動員的技術,或者說更考驗技術創新能力。
這一點從蛙泳在頂級游泳運動員中也具有最大的技術差異,并且總能誕生十五六歲的世界冠軍就能證明了。
所以這枚金牌對于張甜馨來說志在必得,而對于中國游泳隊來說,這個項目同樣是勢在必得,只不過最后誰拿就無所謂了。
中國游泳隊這個項目上,除了有張甜馨這個“游泳女王”的妹妹,還有當前排名世界第三的黃曉敏。
這種雙保險配置讓日韓等亞洲國家饞的直流口水,歐美等國自然又耷拉起一張或拉西,或便秘的臭臉,甚至有不少人恨不得上去把這兩姐妹的卡姿蘭大眼睛撕成一條縫,最好再挪到兩個太陽穴上,那就是再美不過的事了。
但問題是就算把眼睛拉到太陽穴上,這場比賽的結果也不會有什么更改。
張甜馨這時在身體素質上,距頂級選手尚有些差距,但在技術動作上卻有數十年的代差可以利用。
這個優勢放在100米的短距離項目上,或許還無法填補身體上的差距,因為來不及嘛
但放到200米和400米的中距離項目上,這些在技術環節能積累出來的優勢,便足以填補身體上的差距了。
這場比賽的過程便充分體現了張甜馨的技術優勢,她在前一百米不光落后于隊友黃曉敏,即便與排在第七位的美國選手勞拉也有半個腦袋的差距,而這位美國選手在奧運會前的世界排名只有第20位。
但在前150米游完后,張甜馨不知不覺間已經從倒數第一追到了第四位,此時距離排名第一的東德選手赫爾納,以及第二位的保加利亞的弗倫凱娃,都只有一個身位的差距了。
最后的50米是中短距離項目的關鍵,但第一個讓人驚訝的不是張甜馨,而是始終保持在第三位的黃曉敏。
黃曉敏在原本位面就有沖金的實力,盡管這個位面多了無數殘疾人與她為敵,但她們這批中國游泳隊的金花們也有技術上的進步與其抗衡。
這兩年歐美國家都在通過錄像去學習沈浪和張甜韻的技術,可惜受限于這個時代的錄像技術,他們很難看清這兩人在水下時的動作細節,很多人甚至因此學廢了。
但這批近水樓臺的中國選手就不一樣了,沈浪等人雖然也會藏起那些太過于超前的技術,但哪怕只交給這些隊友領先半個時代的新技術和訓練方法,實際上也足以抹平西方選手靠藥物帶來的提升了。
再說了,這幫歐美選手在原本位面也只是服用的劑量小一些罷了,又不是說他們在原本位面就沒吃藥。
所以中國游泳隊的這批選手,可能連自己都低估了自己的實力,特別是競爭力相對弱一些的女子組,她們這種訓練和技術帶來的提升,早就讓不少人具備與殘疾人一戰的實力了。
黃曉敏在前150米就依靠著技術上的優勢,一直保留著體力穩穩跟在第三位。
這時她突然開始發力加速,居然在進入最后25米沖刺前,便成功把赫爾納和弗倫凱娃一并超越了。
但這并非是加速過早,因為黃曉敏在最后25米依舊有力量保持沖刺速度,甚至依舊比老對手赫爾納和弗倫凱娃更快一些。
西方解說這時已經急得快拉出來了,其實懂行的人從黃曉敏最后階段的沖刺保持性上就能看出來,這場比賽她不會再給赫爾納和弗倫凱娃反超的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