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的歐美觀眾只能相信“卡爾王”會一如既往的創造奇跡了,此刻的劉易斯已經成為了整個西方觀眾的某種寄托。
西方的媒體倒是更堅強一些,當然也可能是習慣成自然了。
現在他們只是徹底確認“跳遠領域”的沈浪出世了,這個龔小亞才19歲,但就是這么小的年齡隨便一跳,居然就是一個幾乎可以奪冠的成績,這么看上去他似乎比沈浪更恐怖呢
這種感覺主要是仔細一想,這個龔小亞明顯是一上來就奔著破紀錄而去,那當然比只會擠牙膏的沈浪恐怖多了。
沈浪表示連運動都t不一樣,怎么能如此隨意的進行對比呢
再說了,現在所有的男子50米、100米、200米游泳項目的世界紀錄,全都是他這個游泳皇帝創造,那當然不能打自己的臉打得太狠,而是要細水長流的慢慢享用。
但是跳遠項目的世界紀錄,卻是美國人比蒙在1968年的墨西哥城高原上創造。
那一跳也被美國媒體渲染為人類體育史上劃時代的杰作天地間血肉之軀最神奇的一跳甚至干脆稱其為“21世紀的一跳”,意思是這一跳不屬于20世紀的水準,它超越了人類本該用半個世紀,甚至一個世紀的發展才能達到的水平。
可現在一些人已經聞到反噬的味道了,剛才龔小亞隨隨便便的一跳,居然就無限接近于“21世紀的一跳”,萬一他待會再加把勁破了記錄,那豈不是要創造“22世紀的一跳”了。
美國人一想到這里就忍不住直打冷顫,但很快讓他們蛋疼的一幕也發生了劉易斯因為太想跳出超過龔小亞的成績,第二次試跳時因為助跑速度太猛,最后起跳時沒能控制好步伐,直接踩到了跳板前緣的膠泥上。
這時不光中國觀眾不了解跳遠,連大半西方觀眾對于跳遠的規則也不太了解。
跳遠比賽里有一條規定,那便是選手起跳時不能超過跳板的前緣,也即只能在跳板范圍內完成起跳。后來為了方便確認選手是否違例,還特別在比賽的時候往跳板前緣放置了一條和跳板同樣寬的膠泥,這樣只要選手的腳部在這個膠泥上留下任何痕跡,裁判就可以直接判犯規了。
跳板區的裁判是西德人,但他面對這個至少在膠泥上留下了5公分痕跡的腳印,居然沒有第一時間舉起紅旗。
沙坑區的法國人當然是立刻舉起了白旗,可惜就算德國工藝不精確了,劉易斯這一跳也就853米。
這連龔小亞的第二跳都不如,更別說和第一跳的883米相比了。
那位德國裁判也是見到劉易斯未能超過龔小亞,所以在延遲了半天后還是舉起了紅旗。
但這次判罰卻讓美國人大罵不止,倒不是因為成績無效,而是連續兩次試跳違例的劉易斯,這會只剩下一次試跳機會了,再失敗一次可就直接被淘汰了。
這也就意味著劉易斯在第三跳時絕對不敢全力以赴,可收著跳萬一成績不好,那豈不是一樣有預賽就出局的風險嗎
劉易斯自己也很快想到了這個可能,臉色瞬間就開始發白,他還從未想過自己會在跳遠比賽的及格賽上就面臨出局的危險
很快,第一組的20名選手就陸續完成了前兩次試跳,龔小亞的855米有效成績毫無懸念的排在第一位。
中國觀眾可能不明白這個成績有多出色,吳杰卻在離線百度上查到了,此后連續7屆奧運會的跳遠冠軍,就只有一次成績超過86米,其余基本都是85米左右的成績奪冠。
最無語的是2021年的東京奧運會,中國選手在男子跳遠決賽上的最好有效成績只有772米,但就這個水平都不是決賽的倒數第一。
那么回到1988年的奧運會現場,龔小亞這個855米是不是就有點神奇了
“小狗,你肯定出線了,第三跳要不要再來一次883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