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三級跳遠”與“跳遠”雖然都是“跳遠”,但兩者的區別課不小,最明顯的就是“三級跳遠”多了一個“跨步跳”階段。
這三次“跨步跳”帶來的是比“急行跳”強得多的向前性,所以“三級跳遠”項目的成績也要比“跳遠”高得多,特別是五十年代蘇聯運動員改進了“單腳跳”的技術后,頂尖選手們的成績在六十年代就突破了17米,目前的世界紀錄是1775米。
“這么說吧,我最擅長的項目是110米欄,其次是三級跳遠,至于跳遠嘛,那完全是為了多拿塊金牌,只是去玩玩罷了”
“還有,那個只有18米的尺子,你們還不改是不是有點過分了就算沒有我橫空出世,早晚也會有人跳出尺子以外,你們就不能提前把19米的丈量單位加上去嗎做事主動點行不行”
龔小亞賽前當然不能光人身攻擊,順便還把一眾媒體弄得有些迷糊,因為大家不太確定他是在吹牛,還是真這么牛逼
不過答案很快就可以知道了,今天的龔小亞又是第一組出場,還是第五位的出場順序,所以很快就能看到他是在吹牛,還是真的天賦絕倫了。
但他們沒有去想一個可能這個人會不會既有曠世絕倫的天賦,又有印度人平均水準的吹牛技術呢
這場“三級跳遠”的資格賽和昨天的“跳遠”一樣,都是每名選手進行三次試跳,只有到了決賽才會變成五次試跳。
第一組的前四名選手很快就完成了自己的第一跳,但還沒有一人的成績突破17米。
這也很正常,因為一般情況下,大家都是一點一點往上加成績,一上來就往18米跳容易扯兆蛋
但有人偏偏喜歡不走尋常路,這時第五順位的龔小亞在萬眾矚目下終于出場了,他需要在一分鐘內開始助跑,這就是資格賽的準備時間,要比決賽少了半分鐘。
龔小亞沒有故意吊人胃口,他更不準備一點點加碼,倒計時還沒有進入50秒時,便看到他邁開自己的大長腿開始助跑了。
當然了,這一次他沒有忘記每個流程都向裁判進行確認,省得一會跳出好成績又被宣布無效
“中國人民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這是一場男子三級跳遠的資格賽,我國選手龔小亞正在登場試跳,這是他今天的首次嘗試,讓我們期待他再次上演神奇的一跳”
“好的,龔小亞開始助跑了,這條跑道與跳遠比賽一樣都是四十米長,我們能見到龔小亞奔跑的速度更像一位頂尖的百米選手他已經來到了三級跳遠最具辨識度的跨步跳環節,嚯,看看龔小亞這兩條大長腿,簡直像一只跳躍中的羚羊這是第三次跳躍了,龔小亞彈射起飛,漂亮的空中姿態漂亮的雙腿落地這真的是神奇的一跳,他在沙坑里的落點甚至都超過了最長的18米標尺”
宋世雄看到龔小亞最后的落點時也有些懵逼了,因為那個標尺最遠處的標記只有18米,但他要是沒看錯的話,剛才龔小亞落進沙坑的位置,很明顯已經超過了18米
這一刻不光宋世雄有些懵逼,電視前的中國觀眾也有些摸不著頭腦,但大家還不太明白落在這個位置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事
但是西方媒體很清楚落在這里是什么意思,這t是爆表了呀這t真是不夠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