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已是紂王五年六月,人格虛歲已有四歲。
天氣還未開始炎熱,正是踏青的最佳時節。
仁王從小天賦異稟,不足一歲就已能說會跳。
兩歲便已熟讀詩書,三歲甚至都能騎馬。
現在四歲,已經比一般成年人還要厲害。
什么托梁換柱,什么單手舉鼎,拆座假山都跟玩似的。
尤其是這體格,遠超一般孩童,高大健壯,更是英武不凡。
京城第一童的稱號,早就已經被他拿下。
如此天賦異稟倒也沒人敢說什么妖孽怪物之類的話。
仁王乃是天神下凡之事,早已人盡皆知。
降生之日封王,朝廷更是大赦天下,山旮旯里的草民都知道。
而且人如其名,仁王的勇武可能只有親近之人知道。
但仁德之名,卻也傳揚的很廣,甚至已是與西伯侯齊名。
仁王不僅經常接濟朝歌中的難民,甚至建立的什么紅十字會,已經向整個大商推廣。
得到過仁王幫助的百姓不知凡幾,而且這還不是全部。
仁王別看年紀小,卻早已封王,有資格向大王奏書。
他已多次上書,要求廢除人畜制度,并請求紂王能夠重法輕刑。
讓大商脫離野蠻,成為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國度。
并且提出了三綱五常,四維八德,十無益的新道德規范。
三綱指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
五常指仁,義,禮,智,信。
四維即禮、義、廉、恥。
八德即忠、孝、仁、愛、信、義、和、平。
十無益就是:
父母不孝,奉神無益
存心不善,風水無益
兄弟不和,交友無益
行止不端,讀書無益
作事乖張,聰明無益
心高氣傲,博學無益
時運不濟,妄求無益
妄取人財,布施無益
不惜元氣,醫藥無益
淫惡肆欲,陰騭無益
這里的每一條,都是希望人們減少自己的戾氣。
成為更文明,更善良的人。
君子這個詞,也第一次出現在了人們的觀念中。
這是跨時代的思想,許多人不理解甚至會恥笑與不屑。
有一些智者,卻看出了里面的智慧與進步。
但不管是何種人,都不會否認仁王的智慧與仁德。
而這位仁王,此時卻在獵山悠閑的踏青游玩。
山清水秀,花開遍地,鳥獸齊鳴,晴空萬里,真是好一幅良辰美景之畫。
只是周圍遍布太多的士兵,讓這份美景失了幾分純正的自然。
這也沒辦法,近幾年紂王被這個仁王搞的頭大。
成天整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關鍵不少大臣還支持。
要知道改制這種事情,連他都不敢做,仁王卻是張口就來。
頭大歸頭大,但紂王也不允許帝辰出任何差池,只要出門就是大批侍衛跟隨。
帝辰一個人無聊,這些年也終于體會到了做土豪的痛苦。
身邊一堆人巴結跪舔,久了讓人倒胃口。
難怪電視劇里,那些什么總裁富豪被苦逼女主來幾巴掌,就會立馬愛上她。
帝辰覺得,要是這種情況久了,他也會這樣。
有人扇巴掌,多新鮮啊,就會產生好奇,這也是淪陷的開端。
“來人,給我拿副小弓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