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提升了柔軟度,還讓顏色成了亮銀色。
不過這個成本嘛,就高到難以承受的地步了。
現在的主流金錢就是銀子,制造本來就花錢。
現在還要加銀進去,那么帝辰肯定承擔不起。
別說一個仁王,就算整個大商也供不起他這么玩。
所以他只能作弊,偷偷跑四海去挖了幾座銀礦。
反正封神還沒有開始,天道也不會太過關注。
一切都要在正式開始之前完成才行。
原材料搞定之后,一切都好辦了許多。
工匠的思維只要突破了時代的限制,那一切都將是爆發式的。
制甲的后續難題很快就全部解決。
由于烏茲鋼的強度遠超現在主流的鐵器與銅器。
制造的甲片并不用多厚,全身加起來也就三十斤左右。
要知道宋朝重步兵全身裝備的重量接近一百斤。
光是身上的步人甲就要重達六十斤以上。
多次戰役都是因為負荷過重,士兵體力消耗太大而未能盡到全功。
而封神人族的體能只要食物跟的上,身負百來斤的重量根本不算什么。
最重要的甲胄選完,那么就該是武器了。
騎兵的作戰方式,除了弓箭外,無外乎是加速突刺與馬上砍殺。
最常見的騎兵武器就是長槍,彎刀也屬于不錯的騎兵武器。
但槍只能突刺,別看武將能玩出個花來,小兵可就不行了。
彎刀又只能揮砍,兩者都不能發揮騎兵的全部能力。
如果戰場上換武器,怕是有多少條命都不夠。
而能夠同時發揮兩種性能的武器,縱觀歷史,只有一種。
那就是唐朝陌刀!
但這刀的前身是漢朝斬馬刀,屬于步兵武器。
騎兵也能用,只是需要稍微改良一下。
陌刀長過三米,一半刀刃,一半刀柄。
力大的士兵揮砍起來,能夠連人帶馬斬為兩截。
帝辰的改良很簡單,就是讓刀尖再鋒利一些,利于突刺。
并且將刀柄設計成了可拆卸的模式。
萬一近戰之時,可一手持柄防御,一手持刀戰斗。
可以自由切換雙手或者單手模式。
這樣騎兵只需配給一把武器,可節省體力與開支。
這樣的騎兵想想就無敵,只是訓練時太晃眼睛,需要配上一件披風。
帝辰選擇了大紅色,披風繡上了燃燒的火焰。
集中戰在校場排列,就如一團熾熱的烈焰。
取名為:赤焰精騎。
騎兵因為上等戰馬有限,兩萬匹馬只組建了一萬騎兵,都是一騎雙馬。
再說步兵,戰甲和騎兵是一樣的。
披風繡有一條火龍,號稱赤龍軍,有兩萬之數。
武器配有一柄兩米多長的斧鉞,作為主武器。
另外還配有一把唐刀,而且銀光龍鱗甲比騎兵的還厚,說是銅墻鐵壁也不為過。
訓練了幾年,兩個部隊都已成軍。
只要拉出來,沒有那些仙人作弊的話,來多少部隊都是白給。
這也算帝辰幾年來辛勤的成果。
但最能得他歡心的,還是那一千親衛軍。
帝辰是按特現代種兵的規格來訓練他們。
目前配有唐刀與盾牌,還有一把諸葛連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