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不去備禮,甚至還把圣旨給撕了。
此人就是冀州侯,蘇護。
當然他腦子也沒壞,這是背地里干的。
前幾年鬧了大災荒,后來國師除災,使得全國風調雨順。
然后又改稅制,因為取消了人頭稅,許多人可勁的生孩子。
生的多自然吃的也多,百姓們都順應潮流,出去開墾荒地。
這個舉措確實讓百姓漸漸能夠裹腹,災民也開始減少。
不過時間太短,成效只能說才剛剛出現。
蘇護乃是冀州侯,掌管著一個冀州城。
這里當初屬于蝗災的重災區,全城那時候窮的叮當響,包括他們侯府也是如此。
近些年有所好轉,但也就剛夠冀州城的日常用度。
蘇護哪有什么余錢去準備什么賀禮,更別說還要美人。
美人他個姥姥腿,蘇護尤其看不上紂王。
覺得他就是個昏君,所以壓根就不打算送禮送美人。
他直接閉門在自家書房,書寫了一策國書。
提醒紂王如何處理朝政,善待百姓,減輕酷刑等等。
反正他寫了足足一年,其間家人也是知曉此事,為他擔憂。
可這老頭頑固不化,夫人勸說不聽,兒子勸說不聽,女兒勸說也不聽,非要這么干。
最后全家也只能無奈罷休,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
......
整個大商除了北海的戰事外,也沒有其他大事。
再看帝辰,最近過的也是挺無趣的。
自從領軍出征后,剿滅的匪患已有不少。
但卻是超級無聊,騎兵壓根沒有上場的機會。
一般幾千人的匪徒,一個百人的步兵隊就能殺個對穿。
別說戰損,就連受傷的也沒幾個,還都是自己摔的。
帝辰走的這個路線也很有講究,他是向西去的。
出朝歌,往西便是孟津,渡過黃河再過澠池,就是五關。
依次分別是,臨潼關,潼關,追夢關,界牌關,汜水關。
在這汜水關也可以去往另外兩個關口。
分別是西南的加夢關與西北的青龍關。
帝辰一路都細心觀察地理環境,甚至親自繪制了更詳細的地圖。
此時他就穿過了汜水關,快要臨近金雞嶺。
從這里開始,就是西岐的管轄范圍。
要到西岐城,需要經過崇山峻嶺,道路崎嶇難行。
穿過金雞嶺便是首陽山,然后再過燕山,就到了白柳村。
村后不遠處是岐山,過山七十里,就是西岐城。
再往西走,就是大商的邊界,函谷關。
離這最近的就是犬戎一族,應該是秦國的先祖。
從那里開始,就算踏入了西方大陸。
荒蕪貧瘠野蠻,就是那里的主旋律。
所以說世界之大,眼睛只能看到一角。
帝辰的目標是走到西岐,繼續熟悉這條路線。
繪制更詳細的軍事地圖,算是對未來做準備。
不過他才出汜水關沒有多久,就遇到了意外情況。
帝辰是個享受主義者,壓根沒想過和士兵們同甘共苦。
部隊在下面走,他卻坐在九龍沉香輦上,與龍吉公主飲酒作樂。
有事敖青那幫人會解決,搞不定的事情才會找他。
今日難得的,帝辰正在車上修煉,龍吉公主則是在一旁看著言情小說。
天空一道虹光閃過,直接撞在了九龍沉香輦上。
護車的陣法啟動,將虹光彈飛出去老遠。
震動將車上兩人驚醒,帝辰打開火眼金睛這么一看,卻是大驚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