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大殿之上,勸說太子謀反。
紂王無德,已經不配再做這大商天子。
太子雖無大功,但也無錯,又是正統,他們愿擁護太子登基。
百官們大半響應,跟著這位天子隨時都會掉腦袋。
還不如跟著這位年幼的太子,做個開國功臣。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筆賬,這得失很容易都算了出來。
這時姜子牙跑了過來,讓他們快走。
不管要干什么,至少得先保住性命,不然還談什么。
大批內侍被他引走,但終究會追過來的。
尤其是他不敢多呆,不然一會那些妖怪都跑出來了。
而就在此時,一柄神劍從天而降,落在了太子的面前。
眾人一看,竟然是代表人皇之尊的軒轅劍。
神劍擇主,天命所歸。
太子放下弟弟的尸體,雙目血紅的拔出了這把神劍。
然后帶頭向殿外走去。
皇宮內侍高達五萬,就算有兩個大個子也打不進去。
只要有了軍隊,才能打敗紂王,為母親和弟弟報仇。
太子一下子成熟了許多,但也被仇恨所吞噬。
鄧九公第一個出列,緊隨太子離開大殿。
紂王逼迫他吞食自己女兒的血肉,這份仇恨,可不是一個爵位能夠抵消的。
現在機會到來,他自然不會錯過。
鄧九公是元老級將軍,他這么一走,一半的將軍都跟走了。
而另一位大將軍魯雄,也是無奈的嘆了一口氣。
跨步離開大殿,帶走了剩下的所有將軍。
武官最有威望的聞太師和黃飛虎都不在。
而鄧九公和魯雄,就成了領頭之人。
而文官隊伍,也是在剩下的幾個士大夫的帶領下,走了大半。
文人講究一個風骨,他們就算不恥紂王,也不想當叛賊。
還有的就是王族隊列,他們也是中立派。
反正誰當帝王,他們還是王族,區別不大。
唯一還算盡心的比干,已經死在了荒郊野外,沒有人再會出頭。
這其中,最尷尬的就是大奸臣費仲了。
他倒是想跟著擁立新帝,可惜這不大可能。
太子登基的那一刻,估計那些大臣就要拿他祭祀旗。
剛才他不敢有所行動,現在人都走了,趕緊去稟告紂王。
恰巧撞到了追來的殷破敗和雷開兩人。
趕緊告訴兩人事情經過,讓他出城搶奪士兵。
朝歌就十萬兵馬,加上五萬內侍,也就十五萬。
能搶下多少,就多一份勝算。
這兩人也是大將軍,自然也有兵符,第一時間就往城外沖去。
而費仲沖入內殿,向紂王稟報了這件事情。
紂王聞言大怒,接著就是一陣懼怕。
這是天下皆反的節奏啊,弄不好就完蛋了。
他趕緊下令內侍離宮,將朝歌徹底戒嚴。
自己也親自登上朝歌城頭,查看軍營的舉動。
到傍晚時分,雷開和殷破敗回來了,才搶到了一萬士兵。
也就是說,目前太子殷郊掌握了近十萬精銳。
他這邊加起來只有六萬,而且對方全是武將,這邊只剩了兩個。
這可把紂王急壞了,下令抽調朝歌的所有奴隸。
然后又緊急征兵,終于湊夠了十五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