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里面,絕不包括頂級的力量型投手。
不然的話,就不是幾乎,而是肯定了。
就好像眼前的約翰布萊恩。
想要把他的球給打飛出去,其實并不那么難。
只要你的力量超過他,就很容易把他的投球給碾壓掉。
但這種事情也就說起來容易,真正想要做的話,可沒有那么簡單。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
之前國家隊的乒乓球選手,去指點國外的一個乒乓球選手,怎么打贏六邊形戰士馬龍和張繼科。
很簡單。
你只要把他打過來的所有球都接到,而且不讓球飛出去。
那你最后一定能夠打贏他!
可這不就是說了一句正確的廢話嘛。
如果對方真的能夠做到這一點,還用得著請教他們?
早已經在乒乓球場上稱王稱霸了。
對付這種力量型的投手,同樣是這個道理。
你只需要用力量碾壓對手就可以。
問題是,你的力量足夠碾壓對方嗎?
張寒現在的問題也是如此。
面對這種硬碰硬的對手,他的打擊能不能夠將對方給碾壓掉?
就成了兩者決勝的關鍵。
東京代表隊的選手們,對于對峙的結果無比好奇。
就在這個時候,投手丘上的約翰布萊恩投出了自己的第2球。
跟第一球一模一樣,威力強大無比的直球。
幾乎所有人都認為,如果張寒不想讓自己在打擊的過程中,處于不利的地位中。
那么他這個時候,就應該十分果斷的選擇出手了。
如果這個時候他出手,雙方的局勢是差不多的。
如果他這個時候不出手,那么他將不可避免地被對方追逼。
到了那個時候,張寒的局面恐怕就被動了。
但是出乎所有人的預料,打擊區上的張寒仿佛完全傻了一樣,他眼睜睜的看著那一球從自己眼前飛過去,整個人沒有一絲一毫的動搖。
“啪!”
“好球!”
就這樣,球數變成了兩好一壞。
張寒被對方給追逼了。
如果約翰布萊恩再拿下一個好球,那么他就可以三振張寒了。
之前約翰布萊恩和北美代表隊這些天之驕子們心心念念的光榮戰績,似乎馬上就要達成了。
只差這最后的臨門一腳。
眼瞅著勝券在握的約翰布萊恩,內心卻帶著幾分忐忑。
不知道為什么,他總感覺哪里不對!
但真要讓他說,他又說不出什么。
還差一個好球數!
他就能夠解決掉聲名遠播的張寒,在北美大聯盟的那些球探和經紀人面前一鳴驚人。
相信鋪天蓋地的報道,足以讓他一舉沖上云霄。
約翰布萊恩咬著后槽牙,將自己腦海中不祥的預感給甩到一邊。
他相信自己投球的威力,也相信自己投球的實力。
那個聲名遠播的張寒似乎已經完全被他的投球給嚇到了,現在連一個動作都做不出來。
“那就別怪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