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用實際行動證明,他們的打線有多可靠。
市大三高能從他們手里拿下一分,他們就能追回兩分。
棒球比賽,從來不是哪個球隊的投手表現好,就能贏得比賽的勝利。
而是要看,哪一支球隊拿下的分數更多。
總比分2:1,龜島解決高俊平,拿下第3個出局數。
三出局,攻守交換。
青道進攻結束,只剩下一個二壘殘壘。
兩支球隊的選手,各自回到他們的休息區。
市大三的選手聚集到龜島身邊,他們甚至都懶得管落后的比分,直接提出了自己隱藏了好久的疑問。
“張寒不是不擅長打變化球嗎?你怎么投直球了?”
大家怎么也想不通,龜島為什么這么做。
你要說第三四球,這還情有可原。
畢竟沒有直球的配合,變化球的威力也出不來。
可那是第一球啊!
這他們就搞不懂了。
其實又何止是他們搞不懂,作為當事人的龜島,同樣感覺懵圈。
他自己也不知道當時自己是中了什么邪,唯一知道答案的,可能也就只有張寒這個當事人了。
另一邊的休息區里,青道的選手也把張寒圍了起來,問那是怎么回事?
不僅選手們好奇,太田部長和片岡監督,也豎起耳朵聽著。
他們也很好奇,當時究竟發生了什么?
“我沒想過讓他投那種直球過來,當時我的想法很簡單,他只要不投螺旋球就行。他的螺旋球我實在打不到,其他的,還能應付。”
這話,怎么聽著,那么氣人呢。
那可是龜島,就算在開發出螺旋球之前,也是全國都頗有名氣的投手,整個東京最頂尖的存在。
張寒竟然有信心解決他!
“你擺出那么一副白癡的表情,你怎么知道龜島就不會投螺旋球。”
“很簡單,這跟玩剪子包袱錘是一個道理,在玩剪子包袱錘之前,給你出一個特別難的問題,那么你下一次出剪刀的概率就會大大提升。同樣的道理,在龜島之前,我做出任何出人意料的舉動,他都會用最常用和最有信心的武器,來解決戰斗。別看螺旋球是他新開發出來,最有破壞力的球。但我敢打保票,那絕不是他最長投的,也絕不是他最擅長的。所以當他心中產生動搖的時候,他最少有90%的概率不會投螺旋球。”
“萬一他就是投呢!”
“那我這一局就不揮棒,等下一次上場打擊,繼續扮演白癡。只要鋤頭揮得好,沒有墻角挖不倒。總會被我等到機會的……”
太狠了!
小伙伴們看像張寒,心中都是一震。
他們突然發現自己之前了解的張寒,還是太片面了。
這家伙能在短短幾個月追上,并超越球隊絕大部分主力選手。
不是沒有原因的。
他太狠了!
御幸同樣心中一震。
合著之前自己的判斷并不對,內角直球,并不是龜島的習慣性投球。
他面對自己第一球就用那個球路,大概是認為,那個球路已經被打出去過。
那么自己一定想不到,他還會繼續用。
合著,市大三那兩個**,剛才是想套路自己。
結果聰明反被聰明誤,弄巧成拙。
御幸想到這里,沖著市大三的龜島和他的搭檔,投去了同情的目光。
這也太倒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