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園!
全國十幾萬棒球男兒,心中最大的夢想。
怎么解釋那種感覺呢,打個比方,就相當于籃球少年想進NBA一樣。
這不是在開玩笑,在這個地方能夠打進甲子園的榮耀,跟能打NBA,也差不了多少。
張寒原先的時候,其實并沒有這方面的執念。畢竟他小時候大部分時間都待在國內,很難有周圍其他人那種情節。
后來隨母親在東京生活,又機緣巧合被小野監督拉著學習棒球。
在松方的時候,他周圍那些少年,對于甲子園的渴求,就跟魔怔了一樣。
甚至很多人,都把甲子園當成了他們人生最大的夢想,這個夢想甚至要超過當職業棒球選手。
在那樣的環境里待得久了,張寒自然也受到了一定的感染。
尤其是相熟的隊友問他,想不想打進甲子園?
那個時候張寒學棒球不過半年,對這件事情,還無所謂。
“都行吧!”
打進去當然好,打不進去也沒什么關系。
然后周圍的家伙,就跟看怪物一樣,看著張寒。
那種感覺,就好像在國內問,想掙錢嗎?你回答無所謂一樣。
這樣的目光,張寒哪里受得了?
不管是真心還是假意,之后其他人再問起來,張寒自然回答。
“想!我當然想!”
然后周圍的目光,立刻和善了很多。
當時那話有多少是出于真心,張寒已經不記得了。
但是說得久了,再加上周圍環境的熏陶,他自然也把打進甲子園,當成了自己夢想的一部分。
中學升高中的時候,他想進入豪門球隊,也是出于這個原因。
這就跟上名牌大學是一個道理。
進入名牌大學,也并不意味著你就能馬上成功。
同樣需要奮斗,同樣需要努力。
但不得不承認的是,你能夠上名牌大學的話,成功的概率比你上普通大學要高得多。
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查一查北大清華的成才率,再查一查那些普通高校的成才率。
只要你設定一個統一的標準,不管是社會的地位,職稱,成就還是收入。
那些從名牌大學畢業的家伙,成功的比例都要大得多。
進豪門就是一樣的道理。
不管是以打進甲子園為目標,還是以未來為目標。
只要想學習棒球,加入豪門接受鍛煉成功的概率,要遠比加入普通高中大很多。
張寒從來沒有認為,這個世界離了自己就不轉了。
他想要成功,除了努力之外,選擇和平臺,同樣很重要。
所以他選擇了青道高中。
不僅僅是因為高島禮給他的待遇最好,對他最看重。
還因為青道高中有底蘊,有實力。
只要運氣不差,有個騰飛的機會,它們一定能抓住。
果不其然,張寒跟御幸的加入,再加上王牌秀澤的崛起。
青道高中棒球隊瞬間脫胎換骨,一飛沖天。
也就幾個月時間的磨練,他們就打進了甲子園。
開幕式當天,就在甲子園球場舉行。
四十七支代表隊,魚貫入場。
看臺上,坐了數萬觀眾。
現場是鑼鼓齊鳴,紅旗招展,人山人海……
哪怕烈日當空,在這種環境的包圍下,現場的選手一個個也是心潮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