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再怎么理所應當,當這一幕真的出現,選手們還是震驚,羨慕,甚至還有那么一點嫉妒。
畢竟第3支本壘打的意義,是不一樣的。這不僅僅代表著張寒個人拿下的成績,還代表著一個紀錄。
在所有參加夏季甲子園的一年級新生里,最高的單人本壘打紀錄,就是兩個。
看起來很少,但要知道這個紀錄,本身就沒有那么容易突破。首先選手要一年級成為主力,其次球隊打的比賽夠多。這兩個條件,沒有一個是容易的,兩個全都有,更是困難重重。
這其中倒也不是沒有出現過讓人感到驚艷的打者,甚至有人甲子園第一場就打出了兩支本壘打。
但很遺憾的是,他們球隊第一場比賽就輸了,所以兩支本壘打也就成了他個人的最高記錄。
沒有機會更進一步。
如果當時給那個選手機會讓他繼續打下去,那么他一定能夠拿下更多的本壘打,甚至創造一個讓所有人都追不上的紀錄。
但這個世界上沒有如果。
想要突破兩支本壘打的紀錄,需要選手個人有實力,更需要球隊有實力。
再加上那么一點運氣。
張寒的運氣很好,他自己有實力,再加上青道的實力也不錯。
所以他才完成了這個紀錄。
他將新生第1年打進甲子園的本壘打,從兩支刷新到三支。
看臺上,原本就有很多人惦記這件事。有球迷,有記者,甚至有職棒的球探。
當他們看到這一幕的時候,眼中都快冒出金光來了。
有了這個紀錄,哪怕張寒之后沒有太驚人的表現,只要他能保持住現在的水準,那么他想進入職棒就將輕而易舉。
至于說商業價值,張寒身上所背負的商業價值,比一般的棒球選手可大太多了。
是,棒球運動在大陸那邊不太盛行。
也就是南方和幾個發達城市才玩。
雖然棒球算不上盛行,但架不住人口基數眾多呀。哪怕一千人里只有一個人感興趣,那也有上百萬人。
光是想想,就讓這些吸血鬼,激動的肝顫。
只要運作的好,張寒未來是可以掙大錢的。畢竟他不光有競技價值,又有足夠的商業價值。
這種選手,在任何球隊里都是香餑餑。
雖然張寒只是一年級,但這并不妨礙他們先下手為強。
甲子園結束以后,看樣子他們十分有必要到青道高中棒球隊走一趟了。
看臺上鬧得沸沸揚揚,比賽仍在繼續。
張寒雖然拿下了本壘打,但他身后的選手,卻沒能再接再厲。
伊佐敷純打出內野反彈球,被大阪桐生高中棒球隊的選手攔下來,傳到了一壘。
“啪!”
“出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