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拍了片子,原重明也沒有從片子上看出任何的問題。如果不是高島禮自己提出來,原重明甚至看不出張寒手指,曾經受過傷。
“剩下的可能只有兩個,一個是巧合,另外一個不太可能……”
“什么不太可能?”
“這孩子的球速是多少?”
“最高球速一百五十七公里!”
“僅僅一百五十七公里還……,你說多少?”
原重明的眼睛一下子瞪大了,眼中充滿了不敢置信。
他甚至懷疑自己的耳朵,剛剛是不是聽錯了。
高島禮看著眼前正經的原重明,臉上露出與有榮焉的模樣,但又故作不在意的回答。
“一百五十六到一百五十七公里。因為檢測的設備不一樣,顯示的球速也不一樣。但到這個球速,是沒有問題的。”
“你說這孩子,是傳說中的光速球投手?”
哪怕得到了高島禮的證實,原重明依舊一副不敢相信的模樣。
在東京開診所,還是運動醫學方面的診所。原重明對于棒球當然不陌生。
雖然他對甲子園并不是很關注,但卻很喜歡看大聯盟的比賽。
來他診所就診的,也有大量棒球選手。
所以他對于投手的球速,還是相當敏感的。
放在以前,因為營養和身材的關系。能夠投球到一百三十公里,基本上在高中里就算球速快的了。
但是稱不上快速球投手。
只有投出一百三十五公里以上球速的投手,才能稱之為快速球。
到了新世紀,因為選手們身體素質普遍增強,標準球速越來越快。
現在即便是能夠投球到一百三十五公里以上,也很難再被人稱之為快速球。
只有到一百四十公里以上,才能稱之為快速球。
但能投快速球,并不意味著就是快速球投手。一場比賽投一百三十球,只有兩球球速到一百四十公里以上。
你好意思稱自己是快速球投手嗎?
這顯然是不合理的。
只有那些一場比賽能夠投出大量快速球的投手,才被稱之為快速球投手。
而一百四十公里這個球速,只要選手身體素質達標,在經過一定數量科學的練習。
投手基本上都是可以達到的。
在這之上,能夠投出150公里以上球速的選手,就截然不一樣了,那些都是寶貝一樣的存在。
這種人也被稱之為超快速球投手。
而這種球速,就不是大量練習能夠達到的了。普通人即便練的再怎么辛苦,想要達到這樣的球速,也是癡人說夢。
只有天生有才能的人,才有可能投出。一直到現在,所有在甲子園賽場上投出150公里球速以上的人,都是有數據可查的。
都是名留史冊的!
在這之上,如果球速還能更進一步。
超過一百五十五公里,甚至是一百六十公里。
這基本上就是人類極限了!
這種球又稱之為光速球,能夠投出這種球速的投手,又被稱之為光速球投手。
光憑球速,他們就已經是傳說級別的存在。
張寒,可能就是其中的一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