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普遍達到五千。
在這個小城市,不算公務員,不說事業單位,就是在廠里上班的藍領工人。
如果廠子效益好,有人能拿到六七千塊錢,應聘這樣的崗位,需要的學歷是大專。
廠子效益差一點,工資也能拿到五千多,應聘的條件往下調了兩個檔次,需要中專,實際上初中畢業也可以。
五險一金,不算在內,這些就是單純發到手里的工資。
(這說的是小熊老家,如果城市可以分成十八線,小熊老家就是十八線的小縣城,如果可以分成三十線,這里就是三十線的小縣城。數據真實,感恩祖國。其實身在家鄉感觸并不深,那些留學生或者是常年居住在國外的華僑,回來的感觸更大,幾乎都找不著自己家。)
雖說相對應的,房價和物價的上漲,也非常驚人。
房價打著滾的往上漲,從七百一平,漲到了四千多一平。
物價蔬菜,基本上都翻了三倍左右。2000年初的時候,蔬菜基本上是五六角,七八角,現在基本上是兩塊,三塊。
豬肉更是漲飛了。
但實話實說,整體來說,條件是好了的。
消費雖然長了三倍,但收入平均漲了十倍。當然現在也有拿三四千,甚至兩三千塊錢收入的群體。
可也別忘了,十幾年前,有好多人,壓根就不掙錢。
就連房價,相比于十幾年前,也不過就長了六七倍而已,并沒有跟上收入的漲幅。
十幾年的時間,天翻地覆的變化。
十幾年前,年薪二十萬,足以讓人目眩神迷。
可是放在現在,它雖然依舊是高工資,但遠沒有當初那么讓人震撼。
以前需要二十年,打工人才能賺到這些錢,現在有可能兩三年,就能追上。
最有意思的是,在20年前,島國紡織女工的年薪,就已經是十幾萬,現在可能多了兩三萬,但也就是二十左右,有的還不到。
這一點,我們的寶島,也一樣。
看寶島自己的節目,他們是整整二十年,收入沒有漲過。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
相比之下,家鄉的發展速度,發展的機遇,明顯是不一樣的。
如果不是選擇了棒球這條路,讀完高中以后,張寒說什么也要回來。
不然,他恐怕都要落伍了。
這里面,讓張寒感觸最大的,還是移動支付。雖說他去東京讀書的時候,家鄉這邊已經有了移動支付。
但那個時候的移動支付,還算不上太普及,尤其是一些年齡偏大的人,根本用不來。
但是這次張寒回國,跟舅媽逛超市,親眼見到了什么叫刷臉。
不需要手機,直接刷臉支付,宛如網絡小說里,描繪的科幻場景。
別的不敢說,最少十年前,這個場景,只會在科幻小說電影里出現。
張寒這一次回國,感觸最大的就是共享經濟和移動支付的沖擊。
共享電動車,以及刷臉支付。
說起來可能很簡單,但真正體驗以后你才知道,它有多神奇?
當然,還有棒球。
原本張寒一直以為,棒球在大陸很難盛行。
可現在看起來,好像還真不是那么回事,隨著生活條件的提高,物質的豐盛。
一些原本很麻煩,消耗比較高的體育項目,也開始在大陸漸漸盛行。
現在唯一制約運動發展的,還是孩子的學習任務。
雖然說中考已經有了截流,大家不用再拼得那么狠。
但他們的學習任務依舊很重,除了正常的課程以外,課下的作業基本都在兩個小時以上。
在這種情況下,讓他們組織有規模的課外活動,幾乎是不可能的。
回國的這段時間,除了這些社會進化的沖擊以外,還發生了幾件趣事。
首先是表弟的作業。
藍翔現在已經開始自學初三的課程了,張寒拿過課本來看了一眼,十分自信的點點頭。
“這數學吧?”
“猜對了!”
另外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是一個劇組,在徒駭河邊取景,尋找群眾演員。
結果,難比登天。
一百一天的價格,或許能夠在那些影視城找來大批群眾演員,但是在這里,想要找人,太難了。
最后導演一咬牙,將錢提到了150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