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腦海中模擬對方的一舉一動。這話說起來容易,可實際操作起來,難度非常大。
一個打者,在腦海中模擬投手,難度相對來說,是比較容易的。
一個的投手,一場比賽要投多少球?
幾場比賽看下來,加起來少數也有幾百球,甚至可能更多。
而一個投手,又能會投多少球?
滿打滿算,也就那么多。
這意味著什么?
這意味著同一種類型的投球,詳細看投手比賽資料和錄像的時候,會反復看無數遍。
投手在面對各種情況時,會怎么處理,大家也都做到心知肚明。
對于一些有水平的打者來說,在腦海中模擬出某個投手的投球動作,進行模擬演練,并不是什么難事。
畢竟數據足夠多。
相反,一場比賽下來,一個打者總共才能打多少球?
他對每種情況的處理,一場比賽能夠看到幾次?別說是一場比賽了,就是幾場比賽下來,能夠被人記住的也不多。
對于厲害的投手而言,他們能夠記住打者的特色,就已經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了,更別說記清楚以后,進行模擬了。
在棒球賽場上,人們常常看到打者教投手做人。反之,投手教打者做人的時候不多。
就是這個原因。
澤村榮純在聽了張寒的建議以后,也是熱血滿滿。
張寒告訴他的那些話,就跟指路明燈一樣。
澤村迫不及待的就想試驗一番。
結果小家伙悲哀的發現,他根本做不到。
盡管市大三的比賽錄像,他已經看過了好幾遍,但是讓他在腦海中模擬市大三那些選手的打擊,他依舊感覺無能為力。
別說是模擬練習了,就算讓他記住市大三高棒球隊那些選手的弱點,他也很難記得住。
畢竟你想要針對對方弱點的話,你本身也要擁有足夠的能力才行。
如果你知道了弱點以后,沒有辦法進行犀利的針對。
那這個弱點知不知道,還有什么意義和區別?
比如說市大三高棒球隊的某個選手,非常不擅長對付極限的內角球。
只要你能夠把球投到極限內角的位置,對方就只能乖乖地繳械投降,送你一個出局數。
可問題是,你要能夠把球投到極限內角才行。
投不到極限內角,變成好打的普通內角球,或者接連投到了好球帶之外。
那怎么辦?
自取滅亡嗎?
所以在研究市大三高選手資料的時候,澤村榮純不僅要記住對方的弱點,他還要結合自身的能力,想出針對對方的辦法。
這對于澤村來說,同樣是一個難度非常高的任務。
市大三高棒球隊的那些打者,從錄像上看起來,就沒有一個是好相與的。尤其是他們核心位置上的幾個打者,給人的感覺,就跟草原上的大型猛獸一樣。
看起來特別可怕。
那些家伙一旦站上打擊區,不僅能夠給對手帶來極大的心理壓力,最重要的是,他們似乎還不存在任何弱點。
只要是好球帶內的球,他們似乎都能夠打得出去。
面對這樣的對手,除了絕望之外,真的很難讓人有其他的什么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