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的棒球,飛上了看臺。
張寒拿下他整個高中生涯,在正式比賽里,第63支本壘打。
看臺上,那些青道高中棒球隊的鐵桿支持者們,已經完全不能自已了。
之前的時候,眼前這個場景,他們不知道盼了多久。就在秋季大賽剛剛開始的時候,因為那個時候張寒拿下的本壘打總數已經非常驚人。
他們就在期盼著。
期盼著張寒能夠在秋季大賽里,創下這歷史性的一幕。
盡管外界對于張寒的本壘打,有著各種各樣的說法。很多人認為,他一路前進成為歷史第二的本壘打強者,是沒什么問題的。
但因為時代不一樣了,他沒有辦法參加那么多的比賽,對手也不會給他那么多打擊機會。
所以張寒想要超越第一,幾乎是不可能的。
對手也不會給他那么多機會。
但青道高中棒球隊的那些鐵桿支持者,尤其是喜歡張寒的那些球迷,心里一直不曾斷了這方面的念想。
在他們心里,張寒就是無所不能的代名詞。
所以他們相信,張寒一定能夠不停把球打飛出去,一定能夠創下不可思議的奇跡。
當然了。
作為青道高中棒球隊的理性粉絲,他們不是那些腦殘。他們會有這樣的想法,也是有理論根據的。
盡管第一名的戰績,看起來有些遙不可及。
即便是張寒的本壘打數,在當時距離那個數字,也有足足三十幾支本壘打的差距。
張寒真的能夠彌補這個差距嗎?
青道高中棒球隊的那些鐵桿球迷,經過精密的計算,認為是有機會的。
當然他們也承認,這很難。
畢竟張寒的高中棒球生涯,滿打滿算也只剩下了最后一年,即便他們所有的比賽都不落,那么青道高中棒球隊能夠打的比賽,也只剩下了那幾次而已。
首先就是這一屆的秋季大賽。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他們順利稱霸東京,緊接著他們就可以參加神宮大會和春季甲子園。
算起來是三屆大賽。
等張寒正式成為三年級的選手,他們還能參加的大賽,就只剩下了春季大賽,關東大會,和夏天的甲子園。
也就是說。
張寒能夠參加的大賽總數,總共也就五六個。以青道高中棒球隊的實力,他們很多時候都是第1種子,也就意味著他們打不了那么多比賽。
平均每屆,也就四五場比賽而已。
這也就是說,張寒剩下能夠參加的比賽總數,應該是二十五六場左右。
這還是在青道高中棒球隊一路過關斬將,打贏所有對手,中間沒有爆冷出局的情況下。
高中棒球是無比殘酷的。
一旦在這個過程中,青道高中棒球隊爆冷出局了,沒有能夠順利晉級。
那也就意味著他們要減少好幾場比賽。
在這種情況下,打完了之前的夏季甲子園以后,張寒距離歷史第一,還差了將近三十多,小四十支本壘打。
他怎么可能超越?
要知道隨著張寒的實力越來越強,名氣越來越大,已經有很多對手,在正式比賽的時候根本就不跟他交手。
不給他正面打擊的機會。
在這種情況下,他還能拿下那么多的本壘打嗎?
外界當然是認為不可能的。
青道高中棒球隊那些理性的球迷,經過演算以后也認為很困難。
但只是很困難,并非是完全的沒有希望。
平均一場比賽,1.5支本壘打。
這跟張寒之前的本壘打效率,并沒有什么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