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是雙方的平均球速,他跟張寒學長比起來更是沒有可比性。
當然記者有一句話說的沒錯。
天妒英才。
張寒學長因為本身的天賦實在太出眾了,以至根本就沒有機會發揮。
他因為平均球數只有145公里到150公里,對身體的負擔完全能接受,反而可以繼續在投手丘上奮戰。
按照片岡監督和教練組們的分析,在高中畢業之前,他完全可以更上一層樓,將自己的平均球速提升到150公里左右。
但這也就是極限了。
如果像張寒學長那樣,平均球速超過了155公里將近160。
那種恐怖的負擔,他同樣承受不了。
那有意控制行不行?
也不行。
全力以赴你能夠碰到165公里,控制一下就能投155公里了?
那需要多好的控制能力?
而且這樣的控制球一旦成為習慣,你原本的特色也就不存在了。
一個沒有辦法敞開力量投球的人,是沒有辦法成為合格投手的。
不僅青道高中棒球隊的小伙伴們,在替張寒鳴不平。
很多普通的球迷,就連網上的一些網友,對于媒體的說法也是憤憤不平。
對于一個才華橫溢的選手,對于一個擁有那么多粉絲的選手,記者怎么可以這么說話?
他說話難道不需要負責任的嗎?
即便不要負責任,那也不能胡說八道是不是?
“怎么能夠這么詆毀一個才華橫溢的選手?”
“不要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
“以為是爸爸家的人,就可以毫無節制的黑嗎?”
當然,網上也不全都是支持張寒的。
同樣有一些網友對于張寒未來的成績提出了質疑。
“一個沒有機會上場投球,沒有機會真正打擊的人,最終能夠取得的成績會怎樣呢?”
“別的不說,沖擊歷史成績的事,恐怕就要到此為止了吧。”
“反對樓上的樓上,一個沒有膽量跟對方對決的團隊,哪里來的臉去笑話別人?”
這些爭論的評論,張寒也看到了。
周圍的小伙伴兒都不說話,都在看著他。
最終御幸忍不住,開口問道。
“作為當事人,你就沒有什么想說的嗎?”
“我能說什么呢,我有沒有機會打破紀錄,有沒有機會逼對方不得不跟我對決。不能看我,終歸還是要看你們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