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科林掛停業招牌的時候,身后傳來了問好的聲音。
“科林大人……”
一個面熟壯漢站在三五米遠的地方,微微躬身,眼中盡是敬畏。
“哦。”科林應了。
他以為壯漢有什么事要說,后者卻只是頷首行了個禮,這便滿足離去。
“科林大哥。”又一個與科林年齡相仿的小伙兒遠遠摘下帽子。
科林擺了擺手。
小伙兒興奮地揮起帽子回禮,接著蹦跶著跑遠。
其他人路過的時候也下意識地望向科林,認識的話,多半會恭敬地打個招呼。
事情已經傳開。
科林的世界完全變了。
看著那些崇拜的眼神,科林感覺,自己就像個領導。
還是局級往上的。
他不禁負手而立,挺起了肚皮。
算了,還是低調一點吧。
愛麗兒打量著人們的神色:“艾琳想要的,大概就是這個吧。”
“浮華。”科林不以為然,轉身走了幾步,探進了隔壁的米拉服裝店。
這里與其說是服裝店,不如說是個山村土房,從家具到墻面都是破破爛爛的土黃色,感覺就像解放前的老電影一樣。
好在里面的布置還算整齊,舊衣服被分門別類疊好了堆在架子上。
一個眼睛瞇得很小,瘦得連皺紋都看不清的老婦人正坐在柜臺里,為舊衣服縫著補丁。
她就是這里的經營者米拉,一個老寡婦。
米拉人生的前50年是在法羅度過的,因為沒有孩子,在丈夫死后,親戚和鄰居們便開始惦記她的財產,想方設法欺負她,辱罵她,只求她快點咽氣,好分了她的東西。
為了不被那些人殺死,雅拉放棄了房產,背著幾捆不值錢的衣物登上了開往艾蘭島的船。
艾蘭島雖然不乏窮兇極惡之徒,但一般不會惦記受難者的那點活命錢。
畢竟,大家都是受難者。
外加這里孤兒居多,一個可憐的老太太反而更受保護。
米拉用一半的錢從馬菲亞手里租下了一個店面,開始販賣自己帶來的衣服,雖然很舊,但足夠保暖,也很便宜。
久而久之,大家有不用的衣服都會低價賣給米拉,米拉再縫補一番,稍提一些價格擺出來賣,這個二手服裝店就這么經營了下來。
米拉當然沒指望能賺多少錢,她只想老老實實的生活。
這樣的生活雖然貧苦勞累,但有尊嚴。
這就是無數像米拉一樣的良民,選擇在艾蘭落腳的原因。
這個商會避之不及的貧瘠之地,是他們最后的生存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