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德華看著眼前上百間茅草屋,轉頭就問小蒙奇:“這還叫小村莊?小鎮了吧!”
小蒙奇也覺得疑惑,應該只是十幾個居民的小村啊,怎么這么多房子……
探路的龍騎兵正在村口和幾個老人交談,一群孩子圍在邊上。
結果看見車隊過去后,那些老人立刻趕著孩子們回到了房子里,還關上了門。
龍騎兵一臉尷尬的回來跟女爵匯報:“長官,這個村的人拒絕我們進入。”
伊梵捷琳皺了皺眉:“進村,告訴村民,我們會花錢跟他們買補給。”
不管村民愿意不愿意,車隊都需要補給。
愛德華騎著馬,隨著車隊慢慢走向村口,卻覺得這村子不對勁。
道路兩邊都是棉花地,那枝丫簡直就是瘋長的,完全沒修整過,上面長滿了贅芽。
愛德華記得曾在書上看過,一般來說,棉花到7月就要開始修剪整枝,除掉大部分的分支,每一株只保留幾根葉枝,這樣才能保證足夠的營養,結出飽滿的棉花。
這田地肯定很久沒人管了,雜草叢生,有些飛蓬草都長到半米高。
“滾!都滾!”
村口傳來喧鬧聲。
幾個老頭老太太跑出來攔住了車隊,手里還拿著柴刀扁擔之類的“武器”。
“我們河灣村不歡迎外人!都滾開!”
為首的老頭拿了把鐮刀,吼了幾句就開始氣喘吁吁。
不管怎么解釋,對方就是不同意車隊進村。
這就難辦了,車隊在沒有補給的情況下急行軍了很遠,很多人已經饑腸轆轆,結果到了這村口,居然會被村民給擋住了。
龍騎兵隊長還在交涉,愛德華觀察著村莊的四周。
都是一些木頭和茅草搭建的簡易房,整個村子里一間磚房都沒有。
很多小腦袋從窗口探出來,好奇的打量著來人。
“老爺……”坐在愛德華背后的李想開口了。
“別叫老爺,叫哥!”愛德華糾正道。
“老……哥,這些好像都是流民。”李想說道。
愛德華撇撇嘴:“把老字去掉,重新叫……”
李想就曾是流民。
人的文化,都是圍繞著土地形成的。
如果說家族是棵大樹,那么土地就是它生長的根基,根基越大越豐饒,大樹就會生長得越茂盛。
而失去土地的家族,就成了被連根拔起,失去了根基的死物,從此只能無依無靠,顛沛流離。
李想不明白從什么時候開始,他和李小念的家庭,就和很多人一樣,一夜間失去了自己的土地,被趕出了家園,
沒有土地的人,就不能納稅,不能納稅的人,不能算人。
很多流民要么靠乞討度日,要么就成為不法之徒,但他們的結局最終都差不多。
當傳送門開啟時,世界各國政府都號召人民去參加殖民,在另一個世界擴張疆土。
總督府在本土也開始宣傳,新世界有大片無主之地,只要你去,能耕多少地,就給你多少地,總督還會給你糧種,給你工具,免你幾年租子。
于是大量失地流民們拖家帶口的蜂擁而至,懷著美好的希望穿過了傳送門。
“那,你們分到地了嗎?”愛德華問道。
李想搖了搖頭,低頭不語。
愛德華覺得自己問得多余,要有地,這倆孩子還會流浪,還會靠偷東西過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