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使命究竟是給誰,誰也不知道,說不定現在那個人還沒有出生。
車迪也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存在的意義。
從前,他因為自己父親的原因,因為生活的原因,選擇了法律這個職業,是為了有口好飯吃。不用受別人的管束,只需要對每個委托的人負責即可。
但是做了好幾年之后,車迪也就覺得,生活也就那樣,沒有什么可以值得說的。他不知道那些年入百萬,千萬的人是怎么做到的。
他只知道自己雖然當了律師,卻沒有像想象中的那么好,不過,他卻回想起了那個一百萬,其實,他現在有錢,但無法抽身。
史帆那里的股份,自己繼續放在那里也沒事,坐等年底分紅即可。當然,自己也可以選擇轉讓方式,把它賣給史帆,錢也自然有了。
但是車迪覺得,現在自己并不是熱衷于錢,而是熱衷于一個東西,這個東西就是成就感。
他也不知道何時何地,產生了這樣種感覺,就是覺得,自己做的事情太普通,太沒有意義,感覺越活越回去。
經過陳子杰的事情,還有自己做夢的事情好,他越來越覺得,自己的人生被什么所牽動,自己改變了想法,現在想做些有意義的事情。
于是,對于高葛的投資,他有了一個想法,同時,也正好驗證了自己眼睛能夠通過幫助別人而恢復視力。
這樣反復的利用,車迪覺得,比自己當初三年的律師生涯要有趣多了。
車迪回想了一下自己的經過,看著高葛寫的這個企劃未來發展計劃,他覺得還是很有可行性的。不僅僅是因為他也夢到過高耿銀,還有就是當事人,他自己夢到了自己的未來,可惜別人不相信,現在自己撿了漏,是一個好處。
高葛電子第一步的改革方式,就是從企業名字起,正所謂,名不正言不順,高葛電子聽起來就像是搞個電子一樣,只是搞搞罷了。
而現在打算用高耿銀電子,那么聽起來像那么回事。
改名之后的第二步,就是重新制定企業發展方向,確定新的工作計劃。原來單一的日化用品實在是利薄微小,同類產品的競爭對手明顯比較強。
但是發展卻又不是一下子就能無敵的,所以第二步就重新商議,最后確定下來。而高葛也列出三項基本的發展計劃。
不過最后才是重點,因為高葛夢到的高耿銀電子,是華中地區的芯片制造企業,那種東西的設備,加工工藝技術可不是現在的高葛電子所擁有的,而且那些設備,對于現在的高葛電子來說,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高葛電子離高耿銀電子,還有很長的一段時間。
車迪看了一份高葛描述的簡單計劃,大致規劃了高葛電子的未來。他看了之后,產生了疑問。
為什么高葛能夠做一個幾乎真實的夢,而且還那么長,聽他的口氣,那可是三年規劃和五年規劃啊。
不過,他有些苦惱,那本日記本丟了,他怎么也找不到,而把他的本子賣掉了的,就是他的老婆。
不過看來,他跟他老婆,對于這個事情的看法上,肯定還有不同。
車迪覺得,現在投不投資兩說,他能不能說動,或者用其他方法解決這個事情,才是根本。
不然,之后的事情,車迪覺得,都是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