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書堂笑道:“我不是已經派了人去襄陽收糧食去了嗎?放心吧出不了錯!”
李陵嘆息道:“雖然襄陽乃是產糧區,但是不要忘記了,陜西那邊逃難之人太多,單憑襄陽一地,是不足以支撐的。”
“那家里邊怎么說的?”
李陵繼續道:“姨父他們已經在聯系糧商了,預計第一批糧食將在本月底才能到達!”
張書堂點點頭,繼續道:“李陵,我們占據了均縣,不要忘了這個地方的長處,這可是水利通達之地啊!長江水系,四季皆可通航!我們可以安排船隊去江南購糧!”
去江南購糧?
李陵疑惑道:“為何要舍近求遠?”
“怎么,表哥最近忙的人變傻了?”
張書堂調侃一聲,解釋道:“走陸運運過來的糧食,因為沿途的耗費,必然價格昂貴。
大宗貨物的交易,唯有水運,才能將價格控制在最低的范圍內!”
“這么說,你早就思量好了,要去江南購糧是不是?”李陵這才明白了張書堂為何堅持之前的政策,不做改變。
他詢問道:“那你準備讓誰去江南?”
張書堂想了想:“劉雄怎么樣?”
劉雄?
李陵沉思一番:“這小子母親是江南人,他又素來狡猾,讓他去江南,吃不了虧!”
既然熟知南陽諸人秉性的李陵,都覺得此人合適,張書堂一揮手,讓人前去傳喚。
不多時,劉雄被喊了過來。
“大人,你找我?”劉雄正滿身的灰塵,他剛剛從建筑守備大營的工地上過來,一口水還沒有喝呢!
“劉兄,你對江南的米了解嗎?”
“江南米?”劉雄輕笑一聲:“大人,你說錯了,江南現今產的米還不夠自己吃呢!”
“什么?”
“真的嗎?”
張書堂與李陵異口同聲的驚訝出聲,他們還準備利用江南米,來渡過難關呢!。
“是的!”劉雄笑了笑,解釋道:“我娘是蘇州人,這個你們都知道。
江南那邊早在百多年前,就已經開始大規模種植桑樹了,因為種桑養蠶的收益要比種稻谷來得高啊!
既然大量的稻田,都種了桑樹,江南米的產量,自然就下滑了。”
“那江南運送朝廷的米,是從哪里來的?”
自從成祖定都北京之后,大明這兩百多年間,便一直都是將江南的產出,補貼到北方。
尤其是北京城,一眾官員加上家屬仆從,有太多不事生產之人了,這都是需要別處物資填補的。
而北方因為干旱,不產水稻,故此,北方所使用的大米,都是南方運來的。
劉雄道:“這個我倒是知道,江南的米都是越南、南洋那一代運過來的,那邊盛產大米,稻谷很是便宜,運到江南還不到六錢銀子,江南那邊的糧商便以一兩的價格賣出,卻是大賺啊!”
也許是有一個商人出身的母親的原因,這小子雖然生于軍吏世家,卻是不愛舞刀弄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