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明軍在此地布下了埋伏,不需要太多,只要一隊弓箭手,就足以將他們殺得大敗了!
萬幸的是,直到克德通過了盤山山道,但是依舊是沒有看到明軍的影子的!
“快去通知參將,就說明軍沒有埋伏!”
李率泰帶著人還在道卜峪那邊寬闊的地方貓著呢!
克德所部立刻有人縱馬朝著后面返回。
盤山山道的確是險峻至極的,甚至莫說是軍士了,就算是砍柴的山農,也是不愿意爬上這兩座山頭砍柴的。
此時,半山腰的灌木叢里,幾十個明軍士卒,正隨意的坐在灌木叢里,甚至領頭的那員總旗還在與人閑聊著呢。
仔細去看,這人正是薛新志。
這一次薛新志因為自己單獨殺死的達子就有三十多個,加上城內的探子已經送出了消息,尼堪的確是在三河與薊州半道上的盤山山腳被人打死的。
甚至皇太極還給他準備了一口楸木棺材呢!
楸木棺材可是一個好東西,要知道就算是在最潮濕的地方,楸木棺材埋在地上十幾年也是一點都不會腐朽的。
甚至,若不是大家族,可是連使用楸木棺材的機會也是沒有的。
因為一副六寸厚的楸木棺材重達八百多斤,單單是下葬時抬棺的人工,就需要十六人,還不算上換班時候的人力。
因此只要是使用了楸木棺材,埋葬的時候,單單是抬棺的人工最少都要四五十人,若是埋在山上,那是上百人也不一定弄得上去的。
而薊州的達子尋找棺材鋪頂了一副九寸厚的楸木棺材的時候,卻是讓城內的明廷錦衣衛暗探注意到了。
在他們的打探下,然后尼堪的死因,就被傳了出來。
而薛新志也被正式核實是擊殺了尼堪。
是以,當龍騎兵組建的時候,各方面都占了優勢的薛新志當即有一個小小的士卒,直接被提拔成了總旗。
實際上總旗就是百戶的助手,也就是能夠帶領五十個士卒的副百戶。
明軍軍吏之中小旗最低,實際上就是一個十夫長這樣的級別,然后就是總旗,總旗上面就是百戶、千戶、參將、等等。
朱元璋攻下集慶路(今南京)時,設行樞密院,由自己擔任。又設諸翼統軍元帥府。
后來罷免了樞密院,改設大都督府,以朱文正為大都督,節制中外諸軍事。下設司馬、參軍、經歷、都事,又增設左右都督等。
洪武十三年,改大都督府為五軍都督府(中、左、右、前、后),“分領在京各衛所,及在外各都司、衛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