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的主事帶著一個渾身冒著騰騰熱氣的將吏跑了進來。
那廝在經過門檻的時候,一下子被絆倒在地,還是崇禎示意值守大殿的大漢將軍們扶起了此人。
“陛下,八百里加急,山陜總督楊鶴奉上,山陜的流民再起暴亂,上月初二日連克三十六城,十八日再克重城九座,而今一部朝著漢中而去,一部朝著商州而去,一部朝著山西肆虐,臣楊鶴與正月初三日驚聞流民大聚,選出了所謂偽八大王……”
崇禎無力的滑落在椅子上!
這是為什么!
朕自認繼位以來一直勤勤勉勉,不曾有了一絲一毫的懈怠,朕而今繼位不過是只有兩年多的時間,自從登上皇位,距今也不過是連四年罷了!
朕破閹黨、除痹癥,清朝廷!
朝臣因為不好的朕全部都改了!
朕沒有皇祖父的懈怠,沒有父皇的荒唐,沒有皇兄的胡鬧,朕不敢自比唐宗宋祖,但自問勤勉無有不及!
可是!
這到底是是為什么啊!
山陜大旱,至今已經是四年了,遼東肆虐,而今已經是二十余年了!
崇禎滿臉的愁云,賊老天!
我大明眼看是即將除掉了后金這個最大的對手,眼看大明就要在朕的手上煥發了新機!
賊老天!
兀那流民竟然再起……
崇禎眼中已經有了淚水肆虐,這是祖輩交與朕的大明啊!朕該如何面對列祖列宗啊!
李標臉色變換幾下,實際上他是不想出來的,因為朝堂上的閣臣因為去歲達子攻略京師的原因,韓爌這個內閣首輔是要下臺的。
按照大明的傳統,只要是有人在位上,然后國家爆發了大事,自然是要引咎辭職的。
明朝的權力中樞實際上已經是形成了一套固定的套路,只有是國家出現了大動亂,負責朝政的閣臣自然是需要有人出面負責的。
在大明,并沒有將黑鍋全部都丟給底層的傳統,諸如邊關失利、國內動蕩,都是有內閣大臣需要出面承擔的!
李標此時是太子太保兼文淵閣大學士,朝中早有消息流傳,皇帝是屬意與他繼任韓爌的首輔的職位的。
之所以皇帝這時候還是讓韓爌擔任首輔的職位,正是因為想要讓韓爌將所有的責任一并承擔了,然后讓繼任者能夠少了一些攻殲。
實際上,只要是進入了閣臣里面,皇帝都會追封他們祖上數代人,最低也是一個少保的勛職追封下去,這可是光宗耀祖的事情啊!
是以,朝臣們是希望內閣更換的速度能夠更快一些的,按照大明的傳統,只要是進入了六部里面,都是有著機會進入內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