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的數據被傳回,光幕上出現了一幅幅動態的畫面,就像是有人清晰的錄下了數百萬公里外這顆星球的4維圖像一般。
空氣的成分也隨即而來。
氧5%。
硫1%。
氨6%。
......
地殼元素物質的儲量。
氧3%。
鐵2%。
硅45%
.....
攔截者已經足足貼著赤道繞行了足足三周有余,不要說智慧生命了,就連微生物體也沒有發現。
“這么龐大的汪洋,經過了幾十億年的衍化,即使沒有衍生出動植物,但微生物總該有吧?”看著光幕中一片寂靜的星球,趙徇疑惑連連。
太干凈,太詭異了,這不符合熵函數的定義。
有疑惑自然就要解惑,攔截者輕輕的劃過翻騰的海面,隨著它的掠過,數百公升海水被取樣了進來。
通過分析樣品,發現其中大多數都是H2O分子,少量的NH3cL分子,還有一些其他的常規分子式,看起來并沒有毛病,除了鹽度略高外,這完全可以說是地球上的海水,但它為什么沒有誕生生命呢?
又或者它們又隱藏了起來,正在暗中偷偷的觀察著自己?
就這這時智腦道:“指揮官,通過公轉軌道計算這顆星體晝夜溫差極大,近日點時白晝最高溫度可達105攝氏度,遠日點時白晝最高溫度75攝氏度,高溫足以滅殺90%的文明衍生了。”
極能極熱?
趙徇搖頭不語。
顯然這樣的解釋并不能解惑,他清楚宇宙中微生物的強大特性,可以說但凡有水的地方,不一定會出現高級智慧生命,但必然會誕生出無數的微生物,這是由水的特殊元素組成和它的特性決定的,因為它們元素屬性足夠活躍。
地球人類對于地外文明的判斷,第一反應就是看看星球是否存在水資源,有沒有和地球類似的生存環境,這顯然是不對的,宇宙中生命類型千差萬別,如何能用碳基生命體生存的環境,去衡量其他地外文明,但不得不說,這雖然不對,但卻是判斷人類認知類生命體的標準之一。
攔截者1號繞地而行,不斷地探索著這體積是地球100倍的龐然大物,攔截者2號則橫在近地軌道上,各種不同頻段的波不斷掃描而過,為這龐然大物做著內部畫像和外部素描。
龐大幽深的南極號靜靜的懸停在虛空中,半月形的艦身猙獰肅殺中又帶著別樣的科幻美感。
站在巨大的落地懸窗前,趙徇的身影渺小如塵埃,但也高大如光明,畢竟他是這艘殲星級R3級飛船的最高指揮官,若是他愿意,隨手便可以毀滅掉一個強大的文明。
轟!
光幕中突然爆出強烈的轟鳴聲,趙徇回頭看去,只見攔截者1號在劇烈的翻滾著,像是失去了控制一樣,盡管它極力的想要保持平衡,但顯然這一切的努力都是徒勞的。
軌道上的攔截2號,清楚的將這一切還原了回來,只見星體上的巨大汪洋此時像是失去了控制一樣沖天而起,它們完全違反了重力的定則,逆襲而上,速度達到了700KM/時,緊貼著海面探測的攔截者1號,很顯然是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不過數秒鐘后,攔截1號還是穩住了艦身,中樞上的信號燈一閃一閃,試圖將它探測到的信息和訊號傳給數百公里外的智腦,但一切都是徒勞的,它傳遞出的所有訊號都被自己重新接收到了,很明顯現在已經完全包裹了它的東西有某種屏蔽反射訊號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