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它來的快也去的快,30秒后伴隨著恒星風暴掃向宇宙深處,南極號艦身微微的顫動消失不見,YY32432地表再一次恢復了往昔的高溫和沉寂。
01號工廠內,數萬的雙子星人也在等待著恒星風暴的過去,這5年來他們做事也算是盡心盡力,沒有任何偷工減料的情況發生,趙徇現在難得能輕松一點,也是因為減少了對它們的監測。
其實換個角度也能想明白,能夠參與到這樣的飛船建造中,又能接受這三個R2級文明工廠,對于他們已經是天大的好處,全員幾乎處于興奮狀態,要是能活著回到母星,他們有自信科技可以插上騰飛的翅膀。
南極號中,對于雙子文明趙徇也感到很滿意,誠然他們的種族內部絕大多數人心中依舊對自己保持滿滿的憤恨和畏懼,但再做事情上卻拿捏的住分寸,沒有半點的偷奸耍滑和自作聰明,這一點上他們比人類做的更好,更優秀。
這或許就是一個被創造出的半智慧文明能走到這一步的主要原因吧,分得清勢態,捏的準自己的定位,趙徇相信即使這個文明找不到他們的先賢文明,破不掉加在身上的基因鎖鏈,依舊可以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道路。
數百輛造型類似平板車的智能機械,拖著一塊長300米,寬近70米的厚重合金緩緩而行,雙子文明沒有反重力作為技術支撐,為了托起這塊飛船外殼,只能無限制的加寬智能車的履帶,但即使如此履帶還是壓碎了堅固的玄武巖,深陷底殼之中。
車剛一陷落,數百道人影便從各自的智能車上跳了下來,查看車況,商議著解決辦法。
半小時后,一艘體長超過3000的飛船由遠而近,最后懸停在了厚重合金500米的上空,就像是一大塊的烏云遮擋了恒星炙熱的光線,投射下大片的陰影。
八條軟臂延伸下來,勾起了厚重合金緩慢的移動了起來。
這樣的場景并不少見,工期進程如火如荼,南極號上的的智能機械蜘蛛和智能采集儀,已經不能滿足如此快的工期了,加上雙子文明自己的智能工程車科技水平不夠,滿足不了很多施工作業,迫于無奈他們只能使用自己的飛船作為工具了。
不過也是因為這樣的齊心協力,整個飛船建造的進度非常神速,僅僅5年時間,15000米的飛船已經是初見規模,要知道智腦當初自己升級南極號足足花費了200時間,人多力量大的威力可見一斑。
德曾遜看著數十里外依舊清晰可見的戰艦輪廓贊嘆道:“如此龐大大物,需要什么樣的動能系統才能支撐它運轉起來,我們不知道何時才能擁有這樣的飛船。”
一旁的一位長老沒有接這個話,而是出聲道:“這一次我們汲取了大量的高級文明知識,我相信只要百年時間,我們就能將它們完全融會貫通,那時候我們將會向著R2級邁出至關重要的一步。”
德曾遜聞言點頭道:“沒錯,所以我們要把握住這次機會,這段時間令護衛隊加強巡防和監測,千萬別讓愣頭青惹怒了它。”
兩人默契的都沒有繼續上一個話題,因為他們都知道文明的科技水平,決定了戰艦的體積和重量,當然并不是戰艦越大就越好,但不能否認的是,戰艦越是龐大,它的續航能力,戰斗能力自然就越強。
依據質能方程E=mc2可以知道質量和能量是相同的物理實體,可以相互轉化。
正是由于這種等效性,物體因運動而具有的能量將增加其質量,換句話說,物體移動的越快,其質量也就越大,所以受到的引力和潮汐力也就越強。
這也是為什么南極號在引擎后,還要升級完艦身才出發的道理,要是不進行艦身加固升級,一旦速度飆升,不說引力會如何,單單因為極大的質量,艦身空間四壁產生的潮汐力,就足夠將南極號撕扯成碎片了。
如此強大的潮汐力,遠不是雙子文明能解決的問題,所以他們不約而同的終止了這個話題。
隱藏的微小納米機器人依舊忠誠的將捕捉到的一切傳回了中樞,即使智腦失聯,但對于它們的監視趙徇從未放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