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眼,,趙徇擺手道:“記錄下來,以后避開這里,測算一下西塔文明的艦隊出發點,同樣作為以后的規避區域。”
很快又是一道半弧狀虛線被畫了出來,但涉及的星域實在是有點太廣,無法實際的進行精準判斷。
但就在正準備收回目光的時候,趙徇突然眼光一凝,臉上逐漸浮現出了欣喜的神色。
快步上前,趙徇伸手點著兩條弧線:“智腦,85M你們發現什么了嗎?”
沉默了數十秒,智腦:“我們剛好處于它們交戰的空白緩沖區。”
85M:“不,我們處于它們的休戰區。”
趙徇興奮的上前道:“沒錯,我們身處的這一整片星域都是它們的交戰區域,我們運氣不錯,當時要是在多往前1光年或者往后1光年,恐怕現在也輪不到我們誘導它們前來了。
來讓我們測算一下它們有可能存在的行星要塞,以及防御分布。N=R*F*N*F*F*F*L。”
這公式簡單說來便是:區域恒星總數*恒星擁有行星系統的概率×行星系統中產生生命的概率×生命中產生智慧生命的概率×智慧生命進入技術時代的概率×技術時代的平均持續時間÷銀河系年齡。
這是7個變量,很難掌控,但對于趙徇而言卻并沒有那么困難。
在目前這樣的特殊情況下,沒有什么比用文明的誕生幾率,來定義雙方有可能存在的要塞更合適的方法了。
文明誕生都要具備極其特殊的環境,除此之外必然伴隨著大量的可利用資源,這就好像上帝玩的一場童稚游戲一樣,創建一個小村莊,必然會給劇情人物對應的一片良田,讓被創造出來的人物,能夠得合理,獨立的運轉下去。
那么依有可能的存在的文明數量和位置,來判斷貝斯和西塔文明有可能存在的行星要塞數量和位置,這合乎邏輯,而且很嚴謹。
數秒后智腦:“指揮官,預計西塔文明統治星域預計有25個行星要塞,可能存在的西塔艦隊26支以上,貝斯文明統治區預計有26個行星要塞,可能存在的的貝斯艦隊27支以上。”
星圖上隨著智腦的出聲,一個個光點被點綴了出來,抬頭看去在4維投影中能看到兩條紅色的弧線,或者說它們是有一條弧線衍化出的弧面更為合適,因為這條線橫穿近百光年,厚度也達到了令人驚奇的45光年,,在這么龐大的面積上,零零散散的被智腦點綴上了一個有一個的光圈。
于此同時85M出聲道:“我的測算基本相同,您看。”
一副和智腦描繪出的星圖極其類似的畫面出現,兩者相比只有細微的出入。
“兩者對比繼續完善。”
雖然從數學邏輯上計算出了對方行星要塞和艦隊分布,但這也只是數學邏輯上合理,但不經過驗證,哪怕是至少一次的驗證,這個星圖便不能全信。
不過即使如此,趙徇心中的底氣又是硬了幾分,恐懼的根源在于未知,現在既然有可能知道對方的后續所在,他便能據此測出它們增援的速度和自己規避的空間,這正是為何在發現自己出于雙方夾擊星域,不驚反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