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崔唯嵩后面的第二曲,那創作的手法就高明多了,意境也明顯上了一層。雖然仍然是“愛”,但從表現的境界來說明顯高了一個層次。那是一種博愛,愛世人,愛生命,追尋理想,給人十分寬廣的感覺。
從直覺上來說,崔唯嵩這第二曲似乎應該是超過了第一曲的。如果換成是與莫扎特見面之前的白君文,也一定會毫不猶豫的說第二曲更好。但是現在,白君文卻不這么認為了。
盡管第二曲的手法更高明,意境也更高,但是第二曲不夠“真”!第一曲盡管立意低,手法也不高明,但是那種真切的情感,卻是從每一個音符里面透出來的。但這第二曲,就刻意得多了,再認真,再用心,也是強行拼湊出來的。
用莫扎特的話來說——太沒有靈性!
經過莫扎特接近三年多的特訓,白君文最深刻的領悟就是:在音樂上,什么都沒有靈性重要!
不過音樂這東西,十個人可能就有十個不同的理解。白君文對崔唯嵩那兩曲的感覺如此,但崔唯嵩本人卻未必真是這樣想的。白君文唯一能確定的就是,崔唯嵩這后面一曲,在寫的時候或許也用了心,但是卻沒有前一曲那種刻骨銘心的心境,而且因為手法太老練,所以反而被自己的熟練給迷惑了。所以他這第二曲匠氣十足,反倒沒有第一曲有靈性。
可這些東西都是白君文自己的體悟和感覺,就這么點兒時間,你讓他怎么跟李思穎說得明白?
李思穎正著急的時候,崔唯嵩已經從琴臺上走了下來。他沒有入席,就站在過道里等著。崔唯嵩態度很明顯,如果李思穎說不上來或者說的不對,他連桌上的菜都懶得碰,拔腿就走,絕不帶任何猶豫。
看到崔唯嵩這副模樣,李思穎知道自己沒得選擇了,就算硬著頭皮也得上!
“我覺得,第一曲更好。”李思穎帶著微笑,怎么看都是信心十足的樣子。
崔唯嵩輕笑一聲,果然拔腿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