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崔唯嵩這次好像悟了呢,”劉飛若有所思的道:“這段鋼琴曲沒什么炫技的,好像就是簡簡單單彈出來的,可是偏偏很好聽。”
白君文笑而不語。他當然不會說,這可是哥們從一堆名曲中找到的經典旋律,在我那個世界,可是絕大多數人都耳熟能詳的旋律哦——它能征服那個世界,自然也能征服這個世界。
正如崔唯嵩之前感嘆的,“李思穎上輩子一定是拯救了銀河系”,白君文本來就覺得自己拿出來的這些曲子來配《鋼琴人生》本身就是典型的用牛刀殺雞。
李路更是在直接低頭,先在自己表格的配樂這一欄里填了一個8,想了想又刪掉,換成了9,他仍然有些猶豫,不過猶豫了幾秒鐘之后,沒有再改。
當所有的字幕全部消隱,畫面從極遠處慢慢拉近,最后聚焦在一張小男孩的臉上,與此同時,《鋼琴人生》四個字從屏幕中驀然跳了出來,電影正式開始了。
“咦……”李路又輕聲嘀咕起來:“沒有磨皮也沒有濾鏡呢……”
出現在觀眾面前的這張小男孩的臉帶著明顯虛弱的菜色,周圍的環境很惡劣,似乎是一間土屋,地面潮濕,墻角還長著雜草,只有一張破爛的桌子和兩個破爛的竹凳子,這是一個家徒四壁的家,李思穎的鏡頭語言異常寫實,沒有任何美化,甚至近距離特寫了許多細節,那種家徒四壁寒酸清貧的生活殘酷感凸顯得很明確。
雜草搖曳,凳子咯吱作響,小男孩臉上很臟,黑乎乎的,目光卻很專注,他看著桌面上攤開的破爛爛的紙,上面是手抄的已經快要斑駁褪色的曲譜。
小男孩在讀譜,他短短的手指頭在膝蓋上輕輕敲打著,像是在彈鋼琴。
“小雷,來吃飯了。”溫柔的聲音從鏡頭外傳過來。
“媽媽,再等一會兒好嗎,”小男孩用稚嫩的聲音道:“我馬上就要學會這首曲子了。”
“這段鏡頭語言很不錯啊。”劉飛輕聲道:“這片子……開頭開得很不錯呢。”
相對于女導演為人所詬病的“細膩”,李思穎的這部片子其實是很“粗暴”的,她用了一個特別特別簡單的套路:先壓再揚,最后爆發。
九十分鐘的戲,要講一個完整的故事,還要有爆點有淚點,其實是沒有多少時間給你細細鋪排劇情醞釀感情的,所以李思穎用敏銳的直覺抓住了觀眾最想看到的那個終極元素:爽。
“爽就完事兒了!”白君文依稀還能想起李思穎在套房里用漫不經心的語氣說出這句話時的神態和腔調,有種女流氓混不吝的灑脫氣質,讓他覺得……很有味道。
影院里很安靜,《鋼琴人生》的故事以一種讓人驚嘆的情節進度往前飛速推進,所有人都在認認真真的盯著大屏幕,那些在電影開場之前百無聊賴玩著手機的人現在全都坐直了身體,連呼吸聲都很輕。
這片子的節奏太緊湊了!
這片子的背景是放在民國時期的,男主出生于音樂世家,家族擁有極其良好的藝術素養,父母當初的結合更是曾被傳為佳話,然而當時社會動蕩,有外敵入侵,也有國共內戰,于是家族破落,父親死于大義,母親帶著他流落在外掙扎度日,即便是在這樣的時候,也沒有忘記家族的傳統,從小就在艱苦的環境下對他進行音樂培養,男主沒有辦法接觸鋼琴,只能在地上、在膝蓋上、在桌面上模擬彈琴,男主從小熟讀各種經典名曲曲譜,就像是別的小孩熟讀《唐詩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