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言笑晏晏,賓主盡歡,最后盡興而歸,并沒有某個討厭的服務員進來頻頻催他們加菜之類的變故發生。
次日正是星期一,一周伊始,《巴赫的十一樂章》與《十全十美+1》兩張專輯在萬眾期待之下同步開售,與此同時國內各種大大小小的唱片公司都不約而同的把旗下的待售專輯改期,誰也不想跟這兩頭巨無霸碰撞,都等著看他們倆自己玩。
開售當日頗有萬人空巷的盛況,幾乎所有的實體音像店和代售的超市相關柜臺都提前排上了長長的隊伍,這些購買者幾乎都是對店員說的同一句話:“《巴赫》和《十全》給我各來一張。”
偶爾有人只買《巴赫》時,店員會好心的問一句:“《十全》不要嗎?”,反之,當有人只買《十全》時,他們也會反過來提醒一句:“《巴赫》不要嗎?”
有個比較**的自媒體在街頭搞采訪,濃妝艷抹嗲聲嗲氣的小姑娘逮著一個大叔一個勁的問:“你到底最喜歡哪張專輯呀?你就選一個嘛,雖然兩張專輯都是經典,但是在你心目中肯定有一張比另一張更好一些啊,來嘛來嘛,歐巴~~~說說看嘛,選一個好不好嘛!”
大叔當時就怒了:“小孩子才做選擇,老子是成年人,老子全都要,你給我滾,做自媒體做傻了吧?還歐巴呢,老子的兒子都能做你歐巴了!”
然而這話頓時就引起了旁邊路過的小學生的不滿,他驕傲的亮出兩張專輯來:“喂,瞧不起小孩子嗎?叔叔,別小看現在的小學生哦。”
是的,這種時候其實聽眾們已經不想明確站隊了,連他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應該支持哪一方,在他們心目中,兩張專輯都是必須要買的,不可割舍的——神戰是神仙們的事情,至于我們普通聽眾,只管一起聽就好了嘛。
通常唱片發售都是統計周銷量的,但是這一次的兩張專輯實在太狠了,所以某權威機構很快就放出了二十四小時的銷量數據。
《巴赫的十一樂章》,二十三萬五千張。
《十全十美+1》,二十三萬五千張。
是的……居然打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