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莫扎特彈的很好聽,甚至比他一直欣賞的白彈得都好聽,更夸張點說,哪怕是柯蒂斯音樂學院鋼琴演奏的最強者霍華德副院長,也絕不敢說自己一定比莫扎特厲害。
莫扎特的演奏里展現出來的是一種靈性,這種靈性比白還要強烈。施耐德在長達幾個小時的欣賞中居然無法確切的評判莫扎特的演奏技巧究竟如何,因為莫扎特彈的太隨意了,他不像是其他演奏家那樣努力炫技來做到最標準的樂譜呈現,相反,他很多時候都在“偷懶”。
發現這里很難搞,他就換個方法解決;發現這段旋律太快,他就很隨意的放緩;發現這一段旋律需要自己很努力才能彈出來,那就干脆換幾個音符讓自己可以舒舒服服的彈下來——他時時刻刻都在偷懶,完全沒有炫技的意思,他只是微瞇著眼睛帶著微笑用很舒緩的姿勢彈琴,他是真正的在享受音樂,而不在意有沒有把這種音樂之美展現給傾聽的人。
“然而他的技巧并不差,甚至……有可能極好,”施耐德默默的回味剛才的《安魂曲》:“有幾個他糊弄不過去的地方,他就極其完美的完成了,那明明是需要很吃力才能彈下來的部分,可他做的非常自然,非常熟練,那種感覺……那種感覺……就像是一個歌手根本沒開嗓趴在地上就直接飆出了超高難度的海豚音。”
“老師……”威廉同學在這時候弱弱的說道:“我覺得莫扎特先生的演奏很好啊……幾乎是我聽過最好的《巴赫》。”
施耐德眼神驀然變得兇狠起來,嚴厲的盯著自己的學生,道:“他彈錯了。”
“可是真的很好聽啊。”威廉的聲音很小很小的反駁了一句。
“再好聽也是錯的!”施耐德嚴厲的道:“《巴赫》的意義在于練習各種彈奏技巧,他那種彈奏分明是很取巧的回避了彈奏的難度,如果你跟他學,你練習這一曲的意義在哪里?”
威廉不敢多說,往后退了兩步,低下頭去。
莫扎特靜靜的看著,并沒有開口幫威廉說話。
他是真正的天才,從本質上說,施耐德對于音樂核心的理解是不如他的。畢竟,從歷史地位上看,莫扎特是流傳千古的音樂偉人,而施耐德或許百年之后就已經無人知曉,所以別看莫扎特年紀小,可他其實看得更透徹。
理念之爭,真的是沒有高下之分的,這個道理莫扎特懂,白君文也懂,然而施耐德不懂。
“先生,如果沒有別的事情,我們就要告辭了。”莫扎特決定到此為止了,他其實覺得施耐德這種絕對唯一性的教學理念都是錯的,但是他并不想對施耐德的教學方式指指點點:“我們今天晚上七點的飛機,已經沒多少時間了。”
施耐德的眼神從兇狠回歸無奈,神情變得有些惆悵,他想了想,問白君文:“白,你覺得他這樣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