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有人苦口相勸,費盡口舌。
他們就是希望孔銳利能懂這個道理。
后續怎么來都可以,可當前,必須得讓大熊貓們脫離生命危險。
孔銳利也懂這樣的道理,他吐出一口沉氣,果斷接過灌食許可證。
在眾目睽睽下,正當孔銳利開始簽字。
就在孔銳利剛簽了一個“孔”字時。
項泩開口打斷道:“要不,在等一等?”
孔銳利停筆了。
他這么一停筆,讓在場的所有專家與研究員,愁眉不展、心急如焚。
這是干嘛啊?
只要簽了,大熊貓就能活。
為什么因為一個無關人員的話而停筆啊?
他一個年輕懂什么大熊貓啊?
“年輕人,不該說的話不要說,你懂大熊貓嗎?你不懂,就別說話,這責任你擔待不起,孔銳利,趕緊簽完!”
“你這個年輕人,謹言慎行,現在不是你鬧的時候,出去!”
“這里是你能胡鬧的地方嗎?出去!”
研究員們很不悅項泩的在場,大熊貓的病危事件已經讓他們不勝其煩。
現在,一個不懂大熊貓的年輕人,還敢過來搗亂?
呲--!
三道白色電弧在項泩的瞳孔中亮起。
精通技能:獸醫、大熊貓研究專家、動物心理學。
面對眾議,項泩徐徐道:“熊貓的祖先是始熊貓;西方最早知道熊貓這種動物在是1869年,當時法國傳教士獲贈一張熊貓毛皮;熊貓祖先出現在洪積紀早期;熊貓是運動高手,愛好爬樹和游泳;在非法皮毛貿易市場,熊貓的皮毛價值在60000-100000美元之間.....”
在所有的獸醫與研究員面前,項泩將所有大熊貓的冷門知識全部道出。
聽著項泩的口若懸河,所有獸醫與研究員皆都是一愣。
項泩口中的那些知識很冷門,他們知道一些,但是不覆蓋所有冷門知識。
比如非法皮毛貿易市場這件事,他們是不知道的。
所以項泩的頭頭是道的演講,令他們大吃一驚。
他們從這些冷知識中,看得出項泩是一個有點東西的年輕人。
“野生和圈養的大熊貓發病規律不完全相同,你來說說看究竟是怎么個不相同。”一研究員發難道。
項泩應答如流:“野生大熊貓寄生蟲病位列第一,消化道疾病第二,呼吸道疾病第三;圈養大熊貓則是消化道疾病位列第一,呼吸道疾病第二,傳染病第三,皮膚病和營養代謝性疾病第四。”
聽完項泩的解答,研究員瞬間倒吸了一口涼氣。
這年輕人...
說的好流暢!說的好工整!說的真完整!
一獸醫低聲問該研究員:“怎么樣?說對了嗎?”
研究員沉聲道:“全對!沒有一點落差。”
“這年輕人...可以啊!”獸醫轉而看向項泩,心中暗道。
但研究員還真就不信了!
他研究大熊貓,少說也有十五年了,怎么能被一個年輕人比下去?
這不扯淡么?簡直滑天下之大稽!
研究員順著項泩的回答,追問道:“那你說說,為什么寄生蟲病位列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