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娜雅是一個貧民出身的初中三年級的學生,她和許多同齡人一樣就讀于一所還算不錯的貧民學校當中,在芙拉爾城這座繁華的大都市里,蘭娜雅看上去完全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小女孩。
只不過在實際上,她卻并沒有大多數同齡人那樣“普普通通”,畢竟對她來說不普通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她那兩個經常長時間出差不在家、把事業看的比孩子重要的多的父母,畢竟這份“不普通”給予了蘭娜雅遠超同齡人的自由時間。
至于另一方面不普通的原因……那自然是因為潛藏在天真少女心中的“某些”特殊情感。
比如說“正義感”就是其中之一。
沒錯,也許在大多數成年人看來小孩子的“正義感”總是可笑而幼稚的,但是實際上許多十幾歲的孩童卻早已經在心中擁有的屬于自己的判斷標準乃至“黑白原則”,比如蘭娜雅就是比較富有“善良內心”的那一類型。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她甚至有點善良過頭了,因為如果說她在學校里為同學幫忙從不抱怨、見義勇為好好學習還算是“一般的善良”,那么她由于目睹了一群混混向班級里的許多弱勢同學收保護費的行為而決定不顧一切“打擊邪惡”的決心就絕對是“不一般的善良”之舉。
雖然學校的老師明確表示過學校管不了這些“社會人士”、并堅稱“蒼蠅不叮無縫蛋”、“把心思放在學習上”等一系列“道理”,慵懶的警衛軍們也總是用“小孩子的把戲”當做借口對“小孩子”的報案置之不理,但是蘭娜雅卻還是不能容忍自己眼睜睜看著那些可憐的同學被可惡的“壞人”搶走午飯錢充當“保護費”。
所以最近她十分勇敢的決定帶著一部攝像機跟蹤那幾個每天盤踞在校門口收取保護費的街頭混混,因為她聽說過許多混混都經常會在陰暗且沒有攝像頭的小巷打架乃至使用麻醉劑,而正義心爆棚的蘭娜雅一直都很想要拍攝到這些“真正的犯罪行為”,然后把那些為非作歹的“壞人”繩之以法。
必須要承認,從理論上嚴格來說,這是一個大膽但是頗為具備可行性的辦法,畢竟芙拉爾城起碼在表面上一直都是一個“干凈、安全、繁華”的大城市,如果蘭娜雅真的拍攝到了某些“關鍵性”的證據舉報犯罪,那么不管本地的幫會會不會策劃什么可怕的報復,至少被她跟蹤的那幾個小混混肯定是要吃不了兜著走的。
然而殘酷的事實卻證明,除非利用過于兇殘“外掛”,不然一個初中生永遠也不可能擁有諸如某《狂戰士信條》主角那樣高明的超凡身手,事實上在接連三天連續“跟丟”目標之后,一直堅持著自己“正義舉動”的蘭娜雅終于在“跟蹤計劃”的第四天……被自己的跟蹤目標抓住了。
是的,她幻想的一切“英勇”行為都是不折不扣的笑話,甚至那三個小混混都沒有意識到有這么一個小女生在為了什么“正義”跟蹤自己,他們可能只是以為自己“好運氣”的抓到了一個離家出走的熊孩子?
反正在這個寂靜的小巷子里,一直都把自己當做“正義使者”的小蘭娜雅這才終于意識到了自己的危險處境。
很明顯,這三個小混混現在已經精蟲上腦,被管制的麻醉劑讓他們顯得如同嗜血的野獸一般亢奮,而一個小女生的力量不管怎么看都是都可能反抗三個持刀暴徒的,更不用說蘭娜雅很確信自己如果再敢激怒敵人,那個握緊匕首的邪笑青年真的會把刀子插進自己的眼睛。
“正義是有風險的,這個風險可能是一次悲慘的折磨,可能是一生的駭人傷痛,也可能是死亡的冷酷降臨…………”
好像無助的幼獸一樣瑟縮在骯臟的小巷角落之中,不敢再亂喊亂叫激怒犯罪者、但是也不愿意遭受侵犯的蘭娜雅第一次如此深刻的想起了自己看過的某一部書中的語句。
是啊,正義也許真的沒有電視是演藝的那樣戰無不勝,一旦正義有了失敗……那么它就必然意味著可怕的代價與命運。
“我會被怎樣對待?這群癮君子看上去并不清醒,他們……他們難道會殺了我?又或者……又或者真的挖出我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