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子胥跟在老管家屁股后面往老乞婆書房走去,剛跨進門檻便感覺一股特別的春天般的氣息在房間里洋溢,他抬頭看去,在老乞婆的旁邊站著一個具有亭亭之姿的少女,明眸皓齒,膚光勝雪,雖然穿著打扮上樸素無華,但亦一樣具閉月羞花、沉魚落雁的味道,不知道天然去雕飾,清水出芙蓉的貂蟬、西施還有沒有她這般靚麗。她站在那兒給人"嫩竹猶含粉,初荷未聚塵“之感。這滿房間里彌漫的燦爛、溫暖春天般的氣息,便是從她這根枝頭上自然而然散發出來的。見到胡子胥,老乞婆咯咯地笑道:
“你跑到哪里去了,原以為你在書房里休息,我把門硬打開,都不見你的影子,叫仆人好一頓找。這個姑娘怎么樣,喜不喜歡?我跑了好幾百里,才為你找到。你今天在府上的表現我都知道,所以,我把她獎勵給你!“
她向姑娘一指。
原來老乞婆通過定形神針,獲知了胡子胥將平叛的任務得到了,高興之下,便發揮她"離地騰空"可在空中短暫飛行之能,一盞茶的功夫便奔出幾百里,到了一片大山里為胡子胥物色美女,兌現她當初給胡子胥的承諾。山溝里出金鳳凰,她是知道的,所以特別到山溝里去為他找。當時這名美女正站在一條穿山河邊出神,她便施展她的手段,讓這個姑娘象一個籠罩在玻璃罩內的風箏一樣,跟在她身后飛回到了府中。這個境界如此高、厲害的老乞婆,不喜歡駐足名山洞府潛修問道,而喜歡濁世的榮耀與繁華,你說她有出息也罷沒出息也罷,總之她這個人是為了獲得更多華而不實的東西,而更勤奮的修煉提高境界。最終是,喜歡將男人作為戴在自己頭上的王冠。
當胡子胥聽了老乞婆的話,張眼向那姑娘看去時,她一雙晶瑩明澈的大眼晴,急忙往下一閉,但也宛如剪秋水一般,從胡子胥的視線角度來說,其長長的眼睫毛因而顯得特別的撩動人心。可是這一切和她蒼白的臉色,郁郁的神情相比,更顯得讓人說不出的可憐,柔弱無助。老乞婆用她裂帛般難聽的聲音問道:
“喜不喜歡?“
她見胡子胥魂都出竅了的樣子,不由發聲催問。這女人此時看上去不象一個女人,而更象是一條從遠處捕來了獵物,放在主人腳下搖頭擺尾邀功的獵犬。真不知世間何以會出現這樣的人,她獲得了什么快樂?為了維護住她在濁世獲得的一切,做到了如此窮形盡相的地步。
胡子胥還從來沒有當著一個姑娘的面,對其開口說出過“喜歡"兩個字,現在即便是朱友的身份,他也一樣不好意思說出來,是以他在那兒囁嚅著嘴半天了就是聽不到他的半點聲音,顯得十分靦腆。老乞婆急了,問道:
"究竟喜不喜歡?不喜歡,我就把她放走了。“
“喜歡。"被老乞婆一激,胡子胥沖口而出,這個姑娘雖然是擄來的,但的確是一個萬里挑一的好姑娘,他不愿撒手,放走這個人。
“那好好吧“,老乞婆道,"你回去成衣坊穿新郎的衣服吧。今夜我就讓你們拜堂成親,讓你把她納為第二十房小妾,以后在外面要多用功,多立功,你想娶多少小妾都可以。我只要你多聽我的話,照我的話做。“
胡子胥這時卻道:"且慢!還是不要今晚成親吧。“
老乞婆詫異,問:“為什么?”
胡子胥說:“明天是我出征的日子,還是要避嗨,血光當前,談何結親呢?“
老乞婆笑道:“也是,那就等你打完仗后回來再說
(本章未完,請翻頁)
吧。”她隨后又把頭轉向那姑娘:“喂,你叫什么名字?“她這時才想起問人家叫什么名字。
姑娘低著頭,卻不敢不回答,低低地道:"譚桃宜。"
“譚桃宜,“胡子胥搶過話口道,“好名字,好名字,宜人的桃花……‘桃之天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他還由“桃"和“宜"兩個字聯想到了他以前記得的一句詩。
老乞婆看著他道:“你挺有文化的嘛!“
“我有文化?"胡子胥聞言渾身劇震,他最怕聽到這個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