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有錢真可以任性
武元爽正準備上前解救武元慶,一旁的王敬直突然拉住了他:“武二郎,莫要莽撞!”
武元爽非常不爽,他與武元爽是武士彟前妻相里氏所生,后來武士彟娶楊達之女為妻,作為一母同胞的兄弟,他們兩個向來都是有肉一起吃,有架一起打,挨揍一起挨。
現在看著武元慶被楊天保捏著喉嚨,臉得憋得通紅,他還顧忌個屁,打了再說,大不了挨頓揍,反正又不是沒有挨過。
別看武士彟在長安城勛貴圈里不受待見,還真沒有人敢弄死他們。畢竟,他們兩個都是應國公的兒子。在唐朝嗣王、郡王、國公同屬從一品,不是說從應國公顯爵更高的沒有,相反比他們身份尊貴的人太多了,不過他們身份在那里放著,受法律保護。
傷了官府會管,死了肯定要給他們償命。關鍵是架不住他們遇強則慫,犯不著。
王敬直則是典型的吃人嘴軟,平時受武氏兄弟請吃請喝,不能眼看著他們犯錯,武氏兄弟不認識楊天保,可是他卻認識。
王珪目前是代理侍中,接替的是高士廉的官職,而且還是永寧郡公,他自然會被楊恭仁邀請之列,作為王珪的長子,他也被王珪帶著見見市面。所以,在觀國公府他見過楊天保,也知道楊天保是觀國公楊恭仁的三公子。
就在王敬直拉著武元爽向他說明楊天保身份的時候,
楊天保卻看著武元慶只管哀嚎,卻不下跪。
武元慶雖然平時很慫,但是只是對比他身份高貴的人認慫,可是楊天保的身份他并不知道,一旦被一個富家子逼得下跪,他在長安城絕對不用抬起頭做人了。
看著武元慶硬著脖子,楊天保也沒慣碰上他。
楊天保拖著他出了偏廳,一手鎖住他的咽喉,讓他在陳園主廊的走檐前跪下,厲聲呵斥道:“我仍堂堂飛騎尉、世勛子弟,你這個商賈子,膽敢拿污言垢語辱我,你知道你所犯何罪??”
那些個在陳園里飲酒取樂的達官貴人們都聞聲而出,遠遠圍觀此處,看到楊天保將應國公子武元慶鎖喉拿住厲聲喝斥,都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情。
武元爽以及王敬直等人都一時語塞,真不知道怎么回答楊天保,武士彟雖然是國公,李世民雖然也對他不錯,只是非常可惜,武元慶和武元爽兄弟,全部都沒有任何勛爵。
勛爵,首先要有大功。
唐朝初定河西,楊恭仁因熟悉西北軍情,被拜為涼州總管。他撫慰西北,使得蔥嶺以東的各部落傾心歸附唐朝。楊恭仁既有開疆擴土之功,也有拒突厥之功。
現在可不是李世民大破突厥的時候,整個貞觀朝如今對突厥最大的戰功,就是武德九年,渭水之盟前尉遲恭率部與突厥前鋒大戰一場,斬首千余級,不及楊恭仁的零頭。
更何況,楊恭仁的門生故吏極多,有的是人給楊天保鼓吹造勢,而且楊師道還是吏部侍郎,主管考功,所以楊天保很自然的拿到了飛騎尉的勛官。
武士彟盡管也不錯,有不少政績,但是卻沒有軍功,也沒有人給他造勢,他還沒死,武元慶根本沒有襲爵,所以他還是白身。
不光是武元慶,武元爽,哪怕是程知節的兒子程懷默、尉遲恭的兒子尉遲保林,現在都是白身,還沒有到大肆蔭封的時候。
雖然說楊天保說武元慶為商賈子不恰當,從律法上來說,武元慶還真是白身,言語上確實不該對有功名以及世勛子弟不敬。
當然,這些都是屁話。
世勛子弟多了,七品以上官員的子弟都是世勛子弟,要是武元慶辱罵一個普通官員子弟,就算是告到官府也不會給受理。